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


说明:以下列出经编委会审查通过,被本刊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尚未确定具体刊出日期, 其个别内容、版式可能与最后的发表版本稍有差异, 请以最后发表为准。本刊已经为这些文章分配了文章唯一和持久的doi,您可以使用doi直接引用本文。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于晓川1 石丽娟2 张雅婷2 陈淇2 王化丽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等影像学检查是IUA的主要诊断方法。其中,超声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被广泛用于IUA的初步筛查;MRI在复杂和中重度IUA的评估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HSG作为IUA的传统检查手段,在其初步筛查和形态学评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多种影像学技术的联合使用可实现优势互补,大幅提高IUA诊断的准确度和特异度。本文对上述三种影像学技术在IUA诊断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性以及不同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进行系统性回顾,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参考,以促进IUA的精准诊疗。
  • 赵振波1, 2 马胜喜1, 2 刘德义1, 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目的 探究安罗替尼对人肺鳞癌NCI-H22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将人肺鳞癌NCI-H226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不同浓度(10、20、40 μmol/L)安罗替尼处理组(B~D组)、安罗替尼(20 μmol/L)+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30 μmol/L)处理组(E组)和安罗替尼(20 μmol/L)+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10 μmol/L)处理组(F组)。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率,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MT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纤维粘连蛋白(F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AKT、p-PI3K、p-AKT、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F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细胞活力、迁移率、侵袭细胞数及p-PI3K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F=49.315~145.576,tLSD=2.459~251.731,P<0.05)。与A组相比,C组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F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下降,E-cadher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30.554~136.286,tLSD=4.158~8.315,P<0.05);与C组相比,E组细胞活力、迁移率、侵袭能力、p-PI3K和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以及N-cadherin、Vimentin、F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组上述指标显著升高(tLSD=3.221~11.079,P<0.05);E组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F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C组(tLSD=2.195~7.213,P<0.05)。
    结论 安罗替尼可抑制NCI-H226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这一过程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万丽君 刘安如 刘学伍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小脑-丘脑-皮质(cerebello-thalamo-cortical,CTC)网络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个复杂的神经环路,与人们的运动控制、认知功能等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学技术的发展,CTC网络的结构、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小脑通过其输出路径与丘脑和皮质相连并共同组成协同作用的网络CTC,参与人类运动的控制,如运动的计划、执行和调整等;CTC不仅在运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在人们的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影响工作记忆、情绪调节等。CTC网络异常会引发诸如癫痫、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而神经调控技术例如经颅磁刺激和非侵入性脑刺激等在调节该网络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路径。未来的研究应注重进一步揭示该网络在相关疾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帮助临床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
  • 童心华1 吕家华1 吕绍敏1 孔钰2 孔庆霞3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 沈洪梅1 陈思2 王晓棠2 赵秀鹤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目的 分析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癫痫(FCMTE)患者的临床、遗传及电生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5例FCMTE先证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家系调查,系统分析其临床症状及电生理、遗传学特点。
    结果 5个家系共28例患者(含先证者),发病年龄集中在20~40岁,均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发病,所有患者均有震颤与肌阵挛发作,22例伴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17例经抗癫痫药(ASMs)治疗后病情受控,随访1~5年病情较为稳定。3例先证者检出SAMD12基因TTTCA/TTTTA重复序列异常扩增;4例先证者视频脑电图(VEEG)发作间期见痫性放电;1例先证者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见巨大感觉诱发电位(gSEP)及长潜伏期皮质反射(C反射)。
    结论 FCMTE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成年起病的皮质源性肌阵挛震颤及偶发的GTC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电生理指标(VEEG显示异常放电、SEP显示gSEP和C反射)是重要诊断依据。本研究中涉及到的家系主要与SAMD12基因重复扩增相关,推荐长片段测序检测;ASMs疗效良好,疾病进展缓慢。 

  • 徐倩1 张帆2 张礼国3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的染色方法在含植入物非脱钙骨组织切片形态学观察中的应用和优势。
    方法 取含有羟基磷灰石的兔下颌骨组织,利用硬组织切磨系统制成50 μm厚的薄片,经不同方法染色后,中性树胶封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组织颜色较单一,骨组织呈红色,新生骨和原矿化骨界限不明显;Weigert苏木素-甲苯胺蓝染色后骨组织呈蓝色,新生骨深染,与原矿化骨界限较明显,成骨细胞核呈蓝色;Weigert苏木素-Ladewig染色后骨组织呈蓝色,附着软组织呈黄色,未矿化骨和类骨质呈深黄色,成骨细胞核呈黄褐色;Weigert苏木素-Van Gieson(VG)染色后骨组织呈鲜红色,新生骨深染,附着软组织、成骨细胞、类骨质和未矿化骨呈浅黄色;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后骨组织呈红色,新生骨深染,附着软组织呈蓝色,成骨细胞核呈深蓝色,细胞基质呈淡蓝色,类骨质呈紫灰色;Goldner三色法染色后骨组织呈绿色,新生骨深染,类骨质呈橙红、橙黄相间;Von Kossa染色后钙盐沉积区域为深褐色,原矿化骨为浅灰色,软组织、成骨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为黄褐色。
    结论 如需高精度测量新生骨和原矿化骨比值以及骨结合面积,推荐Weigert苏木素-VG染色或Weigert苏木素-甲苯胺蓝染色;如需同时了解骨组织矿化状态(类骨质/新生骨/原矿化骨)及软组织/细胞情况,推荐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或Goldner三色法染色;如需分析骨组织的成骨活性或观察钙化区域,推荐Von Kossa染色。

  • 钟茹杰1 王飞宇1 杨海林1 李啸宇1 王明建2 高静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8
    目的 探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在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铁死亡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 从57只雄性Wistar大鼠中随机选择47只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氢溴酸东莨菪碱和匹罗卡品诱导SE;其余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Racine分级方法评估大鼠癫痫发作程度,选择Ⅳ级及以上且发作时间>60 min的大鼠,随机分为癫痫组、激活剂组和抑制剂组,每组各10只。激活剂组和抑制剂组大鼠分别注射PPARγ激活剂Rosiglitazone溶液和PPARγ抑制剂T0070907溶液,对照组和癫痫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上述试剂均每隔1 d腹腔注射1次,持续21 d。第22天时处死各组大鼠并解剖分离海马组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癫痫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海马组织中PPARγ、Nrf2、HO-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Fe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大鼠海马组织细胞中线粒体体积缩小、线粒体嵴减少,海马组织中Fe2+、MDA水平以及PPARγ、Nrf2、HO-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GSH水平以及Gpx4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28.090~153.500,t=12.350、2.355,q=6.216~20.510,P<0.05)。与癫痫组相比,激活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Fe2+和MDA水平显著降低,GSH水平以及Nrf2、HO-1、Gpx4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q=7.271~16.540,P<0.05);抑制剂组大鼠海马组织中Fe2+和MDA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以及Nrf2、HO-1、Gpx4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q=2.603~12.190,P<0.05)。
    结论 PPARγ-Nrf2-HO-1信号通路的活化可通过抑制海马组织铁死亡,从而减轻S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改变。

  • 唐雨珊 李蕃 尚伟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癫痫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对于癫痫精准诊疗的要求逐渐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癫痫精准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神经影像学、脑电图诊断、癫痫发作预测、抗癫痫药物选择、神经心理学评测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在癫痫精准诊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对人工智能在癫痫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 豆立靓 褚佳慧 刘联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恶性肿瘤的治疗虽已进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时代,但距离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仍有较大差距。体内外药敏检测模型的研发推动了功能性精准医疗的发展。其中,高通量微流控平台具备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度集成化与小型化等优点,可精准操控微升级体积流体流动与反应,模拟肿瘤生长的液体微环境,在体外药敏检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就高通量微流控平台在肿瘤精准诊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 刘林 石国栋 高会江 兰亚良 魏煜程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 刘孝洁1 牛泽军1 张妍2 王艳婷1 张磊1 袁莉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 刘阳 张阳春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 江晓霞1, 2 李康康1 沈洁1 滕睿3 张秀芹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miR155对阿霉素(DOX)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激活以及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4T1细胞分别用含有0、0.1、0.5、1.0、2.0、4.0、8.0、10.0 mg/L 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24 h(A~H组),同时对转染miR155的4T1细胞用上述不同浓度DOX的细胞培养液培养24 h(I~P组),采用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并计算IC50值。将4T1细胞分为Q组(空白对照)、R组(转染miR155)、S组(1 mg/L DOX处理)、T组(转染miR155+1 mg/L DOX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4T1细胞中钙网蛋白(CRT)的荧光强度,采用ELISA实验和生物发光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11c+CD80+CD86+细胞和CD11c+MHCⅡ+细胞所占比例以及CD3+T细胞的增殖率。
    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DOX处理4T1细胞24 h的IC50为0.95 mg/L,加入miR155未显著增强或减弱DOX效果(P>0.05)。Q组与R组、S组与T组比较,细胞中CRT荧光强度、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TP和HMGB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Q组比较,S组CD11c+CD80+CD86+细胞比例、CD11c+MHCⅡ+细胞比例以及T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F=116.28~593.65,P<0.05),R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Q组(F=54.45~174.27,P<0.05)。
    结论 miR155可以促进DOX诱导的DC成熟和抗原呈递,以及诱导T细胞的增殖,因此,提高4T1肿瘤细胞中miR155表达水平能增强DOX的治疗效果。

  • 张朝伟1 梁艳2 代成成3 马学真3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CDK12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联用对胰腺癌裸鼠肿瘤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将胰腺癌PANC1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侧背部皮下制备胰腺癌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灌胃玉米油)、CDK12抑制剂组(灌胃CDK12抑制剂+玉米油)、PARP抑制剂组(灌胃PARP抑制剂+玉米油)及双药组(灌胃CDK12抑制剂+PARP抑制剂+玉米油),持续灌胃4周后,常规收集各组裸鼠的瘤体组织及肠道粪便样本,称质量并测量肿瘤的体积;对肿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通过最近公共祖先(LCA)算法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度,进行KEGG通路功能注释,解析菌群间功能差异,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可视化各组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空间分布差异。
    结果 双药组裸鼠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小于其他3组(F=22.81、27.09,P<0.05)。对照组与双药组间的DEGs数量最多,为13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DEGs主要富集于质膜组成、细胞黏附和细胞外基质互作、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等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表面、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等功能上。4组裸鼠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CoA显示对照组与其他3组在菌群结构上显著分离,双药组与其他3组在菌群功能上显著分离(P<0.05)。
    结论 CDK12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联用可显著抑制胰腺癌裸鼠肿瘤的生长,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组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以及裸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等多种途径,发挥其肿瘤抑制作用。 

  • 马文琦1 薛莉2 李韩1 谢安木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建立基于步态指标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诊断模型,并探讨其临床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112例作为PD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与PD组匹配的健康人群84例作为健康对照(HC)组,分别按照招募时间将PD组和HC组研究对象划分为训练集(前5个月入组,PD组87例,HC组70例)和验证集(后2个月入组,PD组25例,HC组14例)。使用可穿戴运动与步态定量评估系统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步态参数收集,另外收集研究对象的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PD相关量表评分。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训练集PD组及HC组研究对象的上述指标,并将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asso回归和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分析,以筛选PD发生的影响因素。将上述影响因素用于PD诊断模型的构建,模型通过列线图呈现;分别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PD组及HC组研究对象28项步态指标及MMSE、MoCA得分差异有显著性(t=-10.385~3.505,Z=-8.038~-2.042,P<0.05)。采用lasso回归及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上述指标后,结果显示MMSE得分(OR=0.566,95%CI=0.360~0.889,P<0.05)、起立过程躯干前倾角度最大值(OR=1.079,95%CI=1.010~1.153,P<0.05)2个指标为PD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PD诊断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检验,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在验证集中AUC为0.760;校准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均校准度较高;DCA结果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均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步态指标的PD诊断模型,该模型对于PD诊断的性能及一致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决策效益。

  • 赵睿1, 2 赵福乐1, 2 欧明辉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miRNA-128、miRNA-381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SO)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24年1月—2025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167例LEASO患者(年龄≥65岁),根据Fontaine分期分为A组(Ⅰ、Ⅱ期)和B组(Ⅲ、Ⅳ期)。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BMI、患病时间、吸烟史、合并症、用药方案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血清中IL-6、IL-8、TIMP-1水平及miRNA-128、miRNA-381相对表达量,采用点二列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的miRNAs及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EASO临床进展的影响因素。
    结果 B组患者血清中IL-6、IL-8水平显著高于A组(Z=3.074、7.354,P<0.05),血清中TIMP-1水平显著低于A组(Z=-8.031,P<0.05);B组患者血清中miRNA-128、miRNA-38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组(Z=-2.882、-3.164,P<0.05);点二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IL-6、IL-8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154、0.557,P<0.05),血清中TIMP-1及miRNA-128、miRNA-381水平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617、-0.251、-0.2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IL-8的水平升高(OR=1.069,95%CI=1.025~1.115,P<0.05)、TIMP-1的水平降低(OR=0.961,95%CI=0.935~0.987,P<0.05)以及miRNA-381的水平降低(OR=11.674,95%CI=1.678~81.228,P<0.05)以及患病时间长(OR=2.669,95%CI=1.744~4.087,P<0.05)为LEASO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中IL-8、TIMP-1以及miRNA-381水平与LEASO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评估LEASO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邱旭1 于萌萌2 王震1 张强1 范天宇3 王斌1, 2 张丽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构建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过表达的小鼠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探讨CCR2过表达小鼠CD8+TILs活化对小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取C57BL/6J小鼠肺腺癌组织分离提取CD8+TILs,构建CCR2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包装获得慢病毒,然后感染小鼠CD8+TILs;将小鼠CD8+TILs分为CD8+T组(未感染)、CD8+T LV-Empty组(感染空载病毒)、CD8+T CCR2OE组(感染CCR2过表达病毒),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CR2阳性细胞占比。将GL261细胞分为GL261组(常规培养)、A组(GL261细胞与小鼠CD8+TILs共培养)、B组(GL261细胞与小鼠CD8+TILs共培养并加入PD-1抗体)、C组(GL261细胞与CCR2过表达小鼠CD8+TILs共培养)、D组(GL261细胞与CCR2过表达小鼠CD8+TILs共培养并加入PD-1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CD8+TILs中CD69+、CD107A+、IFN-γ阳性和Granzyme B阳性细胞占比,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中GL261细胞凋亡率。将GL261细胞分为GL261组(常规培养)、E组(GL261与小鼠CD8+TILs共培养)、F组(GL261与小鼠CD8+TILs共培养并加入PD-1抗体)、G组(GL261与CCR2过表达小鼠CD8+TILs共培养)、H组(GL261与CCR2过表达小鼠CD8+TILs共培养并加入PD-1抗体),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中GL261细胞增殖能力。将小鼠CD8+TILs分为a组(常规培养)、b组(CCL2处理)、c组(CD3抗体处理)、d组(CD3抗体和CCL2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CCR2过表达小鼠CD8+TILs中CD69+和CD107A+细胞占比。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D8+T CCR2OE组中CCR2阳性细胞占比显著高于CD8+T LV-Empty组(F=202.80,P<0.05)。在GL261与小鼠CD8+TILs共培养活化实验中,C组CD69+、CD107A+、Granzyme B阳性和IFN-γ阳性细胞占比均高于A组,D组高于B组(F=17.47~146.70,P<0.05)。GL261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C组凋亡率高于A组,D组高于B组(F=88.27,P<0.05)。GL26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结果显示,G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E组,H组低于F组(F=40.85,P<0.05)。CD3和CCL2刺激实验结果显示,c组CD69+和CD107A+细胞占比高于a组,d组高于c组(F=108.80、204.06,P<0.05)。
    结论 小鼠CD8+TILs中CCR2过表达后,可显著增强小鼠CD8+TILs的活化,从而进一步促进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 王飞宇1 钟茹杰1 杨海林1 李啸宇1 刘雪2 高静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丙戊酸(VPA)、拉莫三嗪(LTG)和左乙拉西坦(LEV)单一药物治疗对成年癫痫患者体内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9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癫痫患者95例作为癫痫组,并根据用药种类分为VPA组、LTG组及LEV组,另外选择同期同院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研究对象入组时及癫痫患者用药6个月后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亚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外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结果。
    结果 癫痫组患者入组时血清Fe2+、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SH、GPX4及SLC7A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5.62~18.17,Z=-6.97~3.16,P<0.05)。VPA、LTG及LEV均可降低癫痫组患者的血清Fe2+、MDA水平(t=5.14~14.75,P<0.05),其中LTG、VPA对Fe2+、MDA水平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LEV(F=5.94、7.05,t=-3.56~-2.38,P<0.05)。VPA、LTG及LEV均能抑制癫痫患者外周血GSH、GPX4、SLC7A11水平下调(t=3.06~11.15,P<0.05),但是三种药物的抑制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VPA、LTG、LEV三种抗癫痫药均能抑制成年癫痫患者体内细胞铁死亡,但LTG、VPA对铁死亡进程中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善效果优于LEV。 

  • 周淑霞1 李江峰2 付军桦3 唐笠岷4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分析青岛市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效率情况与变动趋势,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的超效率E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9—2023年青岛市公立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评价涉及的投入指标包括卫生技术人员数、实有床位数和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3项,产出指标包括门诊人次数和出院人数2项。
    结果 静态效率方面,2019—2023年青岛市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均值从0.899增长至0.981,总体效率均值为0.942,呈增长趋势,但总体处于无效状态;动态效率方面,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总体均值<1,且TFP指数>1的医院数量波动较大,医院整体效率不稳定,其中技术进步为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青岛市公立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平均水平较为理想,但仍需继续提升。建议医院以推动技术进步为锚点,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同时加强院间联合,实现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跃升。

  • 彭璟1 刘彩虹2 李超3 徐雷1 曲政海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孕晚期室内尘螨水平对母婴血液中Th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我院孕检并于2023年7月—2024年6月足月顺产单胎的78例健康产妇及其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否为特异性体质将产妇及婴儿分为特异性组和非特异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孕晚期产妇家中尘螨暴露水平,并据此将产妇及婴儿进一步分为低、中、高暴露亚组。收集各组产妇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婴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等一般资料,采集产妇产前即刻的外周静脉血和婴儿出生时的脐带血,检测血清中Th2相关因子(IL-33、IL-13、IgE)的水平并进行比较,随访产后早期(3个月内)婴儿特应性皮炎(AD)发生情况。
    结果 特异性组中,中、高暴露亚组产妇血清IL-33、IL-13、IgE及婴儿血清IL-33、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暴露亚组(F=3.764~9.454,P<0.05);非特异性组中,高暴露亚组婴儿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低暴露亚组(F=3.327,P<0.05)。此外,特异性组中、高暴露亚组产妇血清IL-13、IgE水平及婴儿血清IL-33、IgE水平显著高于非特异性组中、高暴露亚组(t=2.552~8.604,P<0.05)。婴儿早期AD发病与其出生时血清IL-33、IgE水平,以及产妇的特异性体质和产前血清IL-33、IL-13、IgE水平有关(χ2=11.522,t=2.805~4.490,P<0.05)。
    结论 母婴围生期血清Th2相关因子水平升高与孕晚期室内尘螨水平升高有关,该关联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产妇中尤其明显,且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会增加婴儿早期患AD的风险。

  • 周雨婷1, 2 贺琪晴1, 2 李亚庆1, 2 刘贤1 田青3 李韩1 侯炳辉1 谢安木1, 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风险及表型间的关系。
    方法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研究:选择2017年12月—202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16例散发性PD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我院健康筛查中心同期4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收集病例组患者的PD常见表型和PD相关量表结果。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其CSF1R基因rs216136、rs10079250位点基因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SF1R上述两位点不同基因型与PD常见表型及相关量表评分相关性。混合人群研究:从PPMI数据库中选取606例PD患者作为PD组,选取197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HC)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CSF1R基因上12个PD相关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以及PD组患者的PD常见表型以及PD相关量表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SF1R基因上述12个位点的多态性与PD常见表型及相关量表评分关系。
    结果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差异显著(t=-9.174,P<0.01);将两组研究对象按年龄分层后,CSF1R rs216136的G/G和A/A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在50~59岁年龄段的两组研究对象中显现(OR=0.444,95%CI=0.213~0.925,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SF1R rs216136与PD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有关(β=0.169,95%CI=0.030~0.314,P<0.01)。在混合人群中,两组研究对象的Hoehn-Yahr分级、MDS-UPDRS、MoCA、ADL、BJLOT、BNT、HVLT、LNS、LXFLUE、SFT、GDS和RBD评分结果均差异显著(χ2=780.616,t=-45.672~10.574,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SF1R基因多态性与人群中纹状体左侧尾状核多巴胺转运体(DAT)结合率下降、MDS-UPDRS Part Ⅰ评分增高、LNS和LXFLUE-A评分降低有关(P<0.05)。
    结论 CSF1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PD早发的影响因素,且与PD精神症状的发生有关。在混合人群中,CSF1R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但其可能降低纹状体DAT结合率并加重PD的认知功能损害。

  • 徐瑛萱1 李姗姗2 朱婕3 邵艳茹4 刘雨畅1 单信芝5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疲劳症状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290例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及疾病特征资料,并在患者初次就诊、就诊后3个月、就诊后6个月时进行疲劳程度评估。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模型识别IBD患者疲劳症状发展轨迹的潜在类别,并根据该类别将患者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各组患者人口学及疾病特征资料中有差异的指标,并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不同类别疲劳症状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
    结果 LP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IBD患者的疲劳症状发展轨迹存在四种潜在类别,分别为低疲劳型(组)、中疲劳-缓解型(组)、高疲劳-下降型(组)、高疲劳-稳定型(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贫血情况、应用激素或者生物制剂治疗情况、病情活动性、睡眠质量及焦虑和抑郁状况均为IBD患者疲劳症状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IBD患者初次就诊后短期内疲劳症状发展轨迹存在低疲劳型、中疲劳-缓解型、高疲劳-下降型、高疲劳-稳定型四种潜在类别,
    医护人员可依据疲劳症状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及早识别高疲劳患者,实施精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IBD患者的疲劳症状发展轨迹。

  • 周学燕1 王烨2 邢睿1 李奕贤1 韩馨毅3 赵鹏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分析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LD)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3年12月就诊我院肝脏移植科的12例PL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组织学特点,并对术后肝组织病理标本行全外显子测序。
    结果 12例PLD患者中,男女各6例,年龄(52.3±12.0)岁;其中8例患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2例行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1例行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1例行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全部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较一致,肝囊肿的囊壁由增生纤维组织构成,衬覆单层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使囊壁厚度不一,同时伴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及退变出血等的改变。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有8例患者存在PKD1、PKHD1、PRKCSH、PKD2以及LRP5五个PLD致病性基因变异,其中PKD1、PKHD1、PKKCSH突变比例较高,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插入缺失。
    结论 PLD患者可能存在以PKD1、PKHD1、PKKCSH为主的多个PLD致病性突变基因,但各突变类型的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相似。

  • 宫宇红1 闫永超2 徐尚2 刘志龙2 郭译泽2 王昕凝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筛选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将10~1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夹闭右肾动脉20 min)和B组(夹闭右肾动脉40 min),每组3只,分别采集左侧(对照组)及右侧(干预组)肾静脉血清。分别通过DIA定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各对照组及干预组大鼠肾静脉血清中蛋白和代谢物成分,筛选差异表达蛋白(DEPs)和差异代谢物(DEMs),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B组大鼠有1个共同DEP,为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6(PCSK6)。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B组大鼠有3个共同DEMs,分别为全反式维甲酸、阿维菌素B1b苷元、亮氨酸。同组大鼠肾静脉血清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共同分析结果显示,A组大鼠肾静脉血清中差异表达分子主要与淀粉和蔗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HIF-1信号通路以及糖酵解/糖异生等通路相关;B组大鼠肾静脉血清中差异表达分子主要与肿瘤中的信号通路、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库欣综合征等通路相关。
    结论 肾静脉血清中的PCSK6、全反式维甲酸、阿维菌素B1b苷元和亮氨酸有望成为IRI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虞亚环 王惠芳 姜春晖 李先屹 孙越同 刘雪梅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分析成人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MCNS)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成人原发性MCN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24年3月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成人原发性MCNS的患者315例,根据首次就诊时是否合并AKI分为MCNS组和MCNS+AKI组,分析成人MCNS合并AKI的临床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成人原发性MCNS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成人原发性MCNS患者合并AKI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与MCNS组相比,MCNS+AKI组患者的年龄偏大(Z=3.989,P<0.05),男性多见(χ2=7.623,P<0.05),血清补体C3、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较低(t=2.248~5.619,P<0.05),乳酸脱氢酶、血尿酸、尿红细胞计数、尿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较高(t=-3.292、-4.261,Z=2.492~5.973,P<0.05)。与MCNS组相比,MCNS+AKI患者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中IgA沉积、发生肾间质病变及蛋白管型比例均较高(χ2=4.567~12.013,P<0.05)。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56,95%CI=1.10~5.95,P<0.05)、男性(OR=2.88,95%CI=1.36~6.11,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高(OR=1.00,95%CI=1.00~1.01,P<0.05)、血尿酸>385.04 μmol/L(OR=1.98,95%CI=1.03~3.78,P<0.05)及蛋白管型(OR=2.73,95%CI=1.20~6.22,P<0.05)是成人原发性MCNS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139.26 g/L(OR=0.40,95%CI=0.20~0.80,P<0.05)是发生AKI的保护因素。相对于MCNS组,MCNS+AKI组患者尿蛋白完全缓解时长(t=2.318,P<0.05),其中MCNS+AKI Ⅱ期和Ⅲ期患者尿蛋白完全缓解时间显著长于MCNS+AKI Ⅰ期(F=3.287,t=2.080、2.048,P<0.05)。
    结论 高龄、男性、血液中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高尿酸血症以及肾脏病理提示存在蛋白管型的成人原发性MCNS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增高,临床上应加强监测此类患者的肾功能;AKI越严重的患者尿蛋白完全缓解需要的时间越长,AKI的早期识别和防治对成人原发性MCNS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李娜1 冉雯雯2 赵涵2 邢晓明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免疫相关鸟苷三磷酸酶M(IRGM)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6例行CRC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技术检测其IRGM mRNA表达水平。同时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43例CRC患者术后的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其IRGM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IRGM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中IRGM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C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36,P<0.05)。癌旁正常组织中IRGM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CRC肿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8,P<0.05)。CRC肿瘤组织当中IRGM低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形成显著相关(χ2=9.827、7.690,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RGM表达水平与CRC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IRGM在CRC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其低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形成显著相关,但与患者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无显著关联,IRGM可能会成为CRC治疗的潜在靶点。

  • 刘慧1 陈云庆2 戚慧阳2 孙欣1 娄艳辉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RAD51蛋白对卵巢癌新辅助化疗(NACT)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NACT+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47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NACT前肿瘤穿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RAD5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NACT敏感性的关系。将SKOV3细胞(分为a~f组)和SKOV3-顺铂(DDP)耐药细胞(分为A~F组)中b~f组和B~F组分别转染NC-siRNA、siRNA-RAD51-264、siRNA-RAD51-416、siRNA-RAD51-608、siRNA-RAD51-807,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SKOV3细胞和SKOV3-DDP耐药细胞中RAD51 mRNA表达水平。将SKOV3-DDP耐药细胞分为SKOV3-Control组(对照组)、SKOV3-DDP-Control组(DDP对照组)、SKOV3-DDP-NC-siRNA组(转染NC-siRNA)、SKOV3-DDP-siRNA-RAD51组(转染siRNA-RAD51),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D51蛋白表达水平。将SKOV3-DDP耐药细胞分为NC-siRNA组(转染NC-siRNA)和siRNA-RAD51组(转染siRNA-RAD51-264),分别加入0.39、0.78、1.56、3.12、6.25、12.50、25.00 mg/L浓度的DDP处理48 h,CCK-8实验检测SKOV3-DDP耐药细胞转染后细胞活力。将SKOV3-DDP耐药细胞分为Control组(对照组)、NC-siRNA组(转染NC-siRNA)、siRNA-RAD51组(转染siRNA-RAD51)、siRNA-RAD51+DDP组(转染siRNA-RAD51+DDP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DDP耐药细胞周期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率。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RAD51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Ⅲ期或Ⅳ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腹水情况及首次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患者肿瘤组织中RAD5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85,P<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SKOV3-DDP细胞中RAD5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KOV3细胞(t=6.73,P<0.05),c/C组细胞中RAD51 mRNA水平较a/A组显著降低(F=7.81、6.58,P<0.05),d/D、e/E、f/F组与a/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细胞内RAD5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A组和B组比较,D组细胞内RAD5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F=10.56,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C-siRNA组比较,siRNA-RAD51-264组细胞活力在DDP浓度为3.12、6.25、12.50、25.00 mg/L时明显下降(t=3.72~63.90,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NC-siRNA组比较,siRNA-RAD51组和siRNA-RAD51+DDP组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siRNA-RAD51组比较,siRNA-RAD51+DDP组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F=23.29,P<0.05);与Control组和NC-siRNA组比较,siRNA-RAD51+DDP组细胞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F=12.95,P<0.05);与Control组和NC-siRNA组比较,siRNA-RAD51组和siRNA-RAD51+DDP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性升高(F=16.34,P<0.05)。
    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RAD51蛋白高表达患者对NACT敏感性更差;敲降SKOV3-DDP耐药细胞RAD51基因表达可有效逆转该细胞对DDP的耐药性,提高化疗的敏感性。 

  • 陈述明 韩晓曦 侯峰 冷传宇 孙雪颖 李鑫 齐卫卫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 沈佳淇1 夏楠2 徐宁1 王菲菲2 董蒨1, 2 郝希伟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运用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分析儿童肾动脉变异情况并归纳其变异类型。
    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24年12月399例非肾脏疾病患儿或健康儿童的下腹部增强CT影像资料,导入Hisense CAS进行三维重建,构建肾脏模型,分析儿童肾动脉变异情况并归纳其变异类型。
    结果 儿童肾动脉变异左侧占10.78%,右侧占10.28%,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变异类型分为4种:肾门前肾动脉分支型(Ⅰ型)、肾副动脉型(Ⅱ型)、肾门副动脉型(Ⅲ型)和混合型(Ⅳ型),各变异类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6.79%、5.76%、3.01%和0.50%。
    结论 基于Hisense CAS构建的肾脏模型,可以清晰显示肾动脉走行,并明确其肾动脉变异类型,为肾脏手术的术前规划提供解剖学依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 尹佳茗 罗从娟 申兵 袁楠 孙李杰 柴雅琳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低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行MHD的ESAs低反应终末期肾病(CKD 5期)患者120例为低反应组,同时选取同期行MHD的非ESAs低反应的患者122例为非低反应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因不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透析持续时间、透析频率等资料。同时收集ESAs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如下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尿酸、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Hb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细胞比容、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选取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Python 3.12绘制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相关指标对MHD患者ESAs低反应的预测价值。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及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为MHD患者ESAs低反应的影响因素。由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的约登指数为0.319,AUC为0.689,校正曲线显示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0.4~0.6范围内时,预测MHD患者ESAs低反应具有较高的净获益。
    结论 PLR、血清白蛋白、血清三酰甘油对MHD患者ESAs低反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通过PLR、三酰甘油、白蛋白构建的MHD患者ESAs低反应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MHD患者ESAs低反应的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 李连辉 杨迪 臧开来 孙亚妮 杜启源 李宁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跨膜蛋白166(TMEM166)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
    方法 将Tmem166flox/flox小鼠与Alb-Cre小鼠杂交,得到的子代Tmem166+/+小鼠分为A组,Tmem166-/-小鼠分为B组,每组各8只,饲养至24周龄时取血清和分离肝脏组织;HepG2细胞分为C~H组,C组转染sh-vector,D组转染sh-TMEM166,E组转染sh-vector+油酸(OA)处理,F组转染sh-TMEM166+OA处理,G组转染sh-TMEM166+siNC+OA处理,H组转染sh-TMEM166+siCD36+OA处理。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A、B组小鼠肝脏组织和C~F组细胞中TMEM166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和小鼠肝脏组织中CD36、FATPs等脂肪酸摄取相关因子表达水平;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B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A、B组小鼠肝脏组织及E~H组细胞内脂滴积累情况;通过相应试剂盒检测A、B组小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非酯化脂肪酸(NEFA)的含量,并检测A、B组小鼠肝脏组织以及C~H组细胞中TG和NEFA的含量。
    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MEM16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6.55,P<0.01),肝脏空泡化和脂滴明显增多,血清TG、ALT、AST及肝脏组织TG、NEFA水平显著升高(t=3.10~28.53,P<0.05),肝脏组织CD36和FATP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4.48~52.27,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敲降TMEM166、OA处理对各组细胞TG、NEFA水平和TMEM166蛋白表达水平、CD36和FATP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影响(F敲降TMEM166=23.95~185.00,FOA处理=26.99~991.80,P<0.01),且对TG水平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均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9.01、15.50,P<0.05);单独效应分析显示,敲降TMEM166、OA处理均可单独引起以上所有指标显著升高(F=21.89~393.90,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F组较E组脂滴积累明显增多;与G组相比,H组细胞中CD36蛋白表达水平、TG以及NEFA水平均显著降低(t=7.03~12.07,P<0.01),脂滴积累显著减少。
    结论 TMEM166表达下调可上调CD36表达,促进肝脏细胞脂肪酸摄取和脂滴积累,从而影响肝脏中脂质稳态;TMEM166对CD36的调控机制可能与PPARγ2的激活有关。

  • 马东梅1 赵文婕2 刘世海3 徐海沧4 蔡铎3 籍月彤2, 5 徐健2 郭灿灿1 马波2 潘华政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构建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SCRS)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效能进行评估。
    方法 收集我院2023年9月—2024年6月128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其中65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果为正常,35例结果为异常,其余28例样本未行TCT。采用R语言将100例具有TCT结果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进行SCRS检测;基于训练集的SCRS数据,通过KNN、PLS、LDA、RF、SVM、SVMRBF和Stack七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宫颈癌早期筛查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测试集,以筛选最优模型。采用最优模型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中100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的TCT结果,并与实际TCT结果对比。将28例未经TCT检测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作为验证集并对其进行TCT,采用最优模型预测其TCT结果,将预测结果与实际TCT结果对比。
    结果 在训练集与测试集样本的TCT结果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宫颈脱落细胞在拉曼光谱的874、935、1 024、1 119、1 250、1 328、1 569、1 642 cm-1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存在差异。七种算法中Stack生成的模型为最优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87、99.2%、98.9%和99.3%。Stack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预测结果与实际TCT结果一致性较高,其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分数分别为91.0%、91.0%、87.4%、90.3%。Stack模型在验证集中预测TCT结果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分数分别为96.4%、100.0%、95.5%、92.3%。
    结论 基于SCRS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模型效能较好,可作为一种无创、高效、快速的筛查工具辅助临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 常昊1 王亚南1 刘世海2 王静1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对KRAS G12C突变型胰腺癌靶向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胰腺癌CFPAC-1细胞、PANC-1细胞、MIA-PaCa-2细胞,利用MIA-PaCa-2细胞构建MIA-PaCa-2阿达格拉西布耐药细胞系(Res-MIA),并使用慢病毒构建敲低NCOA4基因的MIA-PaCa-2耐药细胞系(Res-MIA-KD)。将Res-MIA细胞分为a、d组,Res-MIA-KD细胞分为b、c组,向c和d组中加入阿达格拉西布(2 μmol/L)进行处理,a和b组不加入药物处理。再将MIA-PaCa-2细胞分为A、B、C组,Res-MIA细胞分为D、E、F组,A、D组为对照组,B、E组为索托拉西布(2 μmol/L)处理组,C、F组为阿达格拉西布(2 μmol/L)处理组。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MIA-PaCa-2细胞与Res-MIA细胞间的差异基因表达,通过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NCOA4和FTH1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将雄性BALB/c裸鼠分为Ⅰ~Ⅳ组,Ⅰ、Ⅳ组裸鼠胰腺原位注射Res-MIA细胞,Ⅱ、Ⅲ组裸鼠胰腺原位注射Res-MIA-KD细胞,从第14天开始,Ⅲ、Ⅳ组裸鼠每周2次腹腔注射阿达格拉西布生理盐水溶液(10 mg/kg),Ⅰ、Ⅱ组裸鼠同时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第28天时分离肿瘤并计算肿瘤体积和质量。
    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经0、10、50、100、1 000、2 000 nmol/L阿达格拉西布处理72 h后,CFPAC-1细胞和PANC-1细胞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MIA-PaCa-2细胞的细胞活力随阿达格拉西布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F=239.24,tLSD=3.68~30.10,P<0.05);经0、10、50、100、1 000、2 000 nmol/L索托拉西布和阿达格拉西布处理72 h后,Res-MIA细胞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a、d组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b、c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a、d组(P<0.05),c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b组(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Res-MIA细胞中NCOA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A-PaCa-2细胞(P<0.05)。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B组和C组细胞中NCOA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D组显著高于A组,E组显著低于D组(F=366.20,t=4.69~22.71,P<0.05);B、C组细胞中FTH1相对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D组显著高于A组,E、F组显著高于D组(F=702.16,t=7.36~49.15,P<0.05);Res-MIA-KD细胞中NCOA4和FTH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Res-MIA细胞(t=16.27、92.26,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Res-MIA细胞的细胞迁移数目和细胞侵袭数目显著低于Res-MIA-KD细胞(t=9.83、7.19,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Ⅰ、Ⅳ组裸鼠肿瘤体积与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裸鼠肿瘤体积与质量显著低于Ⅰ、Ⅳ组(P<0.05),Ⅲ组裸鼠肿瘤体积与质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
    结论 KRAS G12C突变型胰腺癌可通过NCOA4介导的铁自噬增强其对靶向药物阿达格拉西布的耐药性,抑制NCOA4表达可恢复耐药胰腺癌细胞对阿达格拉西布的敏感性。

  • 李思禹 张雅君 江佳楠 马建敏 孙瑞聪 何香芹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65例为肝硬化组,依据是否并发心肌病分为肝硬化心肌病组\[CCM(+)组\]57例和肝硬化不伴有心肌病组\[CCM(-)组\]108例,另选5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技术对各组研究对象的左心房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CCM(+)组与CCM(-)组有差异的3D-STI参数与CCM发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LAD增大,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升高,e′及E/A降低(t=1.999~8.079,P<0.05);与CCM(-)组相比,CCM(+)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LA-GLS、LA-GRS、LA-GCS及LAEF降低,LAVmax、LAVImax、LAVmin及LAVImin升高(t=4.666~19.286,P<0.05)。与CCM(-)组相比,CCM(+)组LA-GLS、LA-GRS、LA-GCS及LAEF降低,LAVmax、LAVImax、LAVmin、LAVImin升高(t=2.637~16.3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LA-GLS和LA-GRS与CCM发生显著相关(χ2=4.771、5.601,P<0.05)。
    结论 相较于常规超声心动图,3D-STI技术对左心房容积测量及功能评估可提供更全面的数据,能早期发现左心房的隐匿性异常改变。LA-GLS、LA-GRS指标下降提示患者左心房结构功能可能存在潜在异常,对临床CCM的预测与早期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 侯天宇 杨雪娇 张京京 宗瑶 杨淞凯 雷妍蓓 吴若霏 杨先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ATNB(lncRNA MIATNB)对小梁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iHTM细胞和GTM3细胞中lncRNA MIATNB相对表达量。将iHTM细胞分为A1组(转染siNC)与B1组(转染siMIATNB),将GTM3细胞分为A2组(转染siNC)与B2组(转染siMIATNB),使用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lncRNA MIATNB对以上各组小梁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将iHTM细胞分为C1组(转染siNC)和D1组(转染siMIATNB),将GTM3细胞分为C2组(转染siNC)和D2组(转染siMIATNB),采用RT-qPCR方法检测C1、D1组和C2、D2组细胞中m6A相关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使用RT-qPCR和WB方法检测iHTM细胞和GTM3细胞中IGF2BP1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将iHTM细胞分为E1组(转染siNC)与F1组(转染siIGF2BP1),将GTM3细胞分为E2组(转染siNC)与F2组(转染siIGF2BP1),使用WB法检测IGF2BP1对小梁细胞中LC3B、p62、Beclin-1表达的调控;采用RNA免疫共沉淀技术(RNA-IP)检测m6A关键阅读蛋白IGF2BP1与lncRNA MIATNB的特异性结合能力。
    结果 lncRNA MIATNB在GTM3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较iHTM细胞显著下降(t=4.355,P<0.05)。B1组与A1组、B2组与A2组比较,LC3B-Ⅱ/Ⅰ比值显著升高(t=3.062、6.399,P<0.05),Beclin-1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t=5.454、4.139,P<0.05),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下降(t=4.799、4.796,P<0.05)。D1组与C1组、D2组与C2组相比较,细胞中IGF2BP1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3.003、3.832,P<0.05);D1组与C1组相比,其他m6A相关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2组与C2组相比,METTL14、FTO、ALKBH5、YTHDF1、YTHDF3等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t=2.163~5.294,P<0.05),METTL3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t=3.127,P<0.05)。与iHTM细胞比较,GTM3细胞中IGF2B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t=3.636、3.485,P<0.05)。F1组与E1组相比,F2组与E2组相比,LC3B-Ⅱ/Ⅰ比值显著升高(t=10.910、6.399,P<0.05),Beclin-1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t=5.533、4.025,P<0.05),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t=5.035、4.790,P<0.05)。在GTM3细胞中IGF2BP1与lncRNA MIATNB特异性结合能力显著弱于iHTM细胞(t=3.803,P<0.05)。
    结论 小梁细胞中lncRNA MIATNB通过维持IGF2BP1表达抑制细胞过度自噬,其表达缺失可能通过m6A参与青光眼发病。

  • 高瑞阳 李景尧 李平香 葛科立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讨吴茱萸汤对酒精性胃溃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将雌性8周龄KM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雷尼替丁组(C组)和吴茱萸汤低、中、高剂量组(D、E、F组),每组各20只。A组和B组小鼠灌胃常温蒸馏水(10 mL/kg),C组灌胃雷尼替丁(30 mg/kg),D~F组灌胃吴茱萸汤汤剂(5、10、20 mL/kg),持续灌胃7 d后从A~F组小鼠中各抽取10只小鼠腹主动脉全血无菌分离血清后用于细胞实验,其余小鼠继续灌胃蒸馏水或各药物持续21 d。分别于第7、14、21、28天时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第29天时,收集各组小鼠血清、胃液和胃组织,肉眼观察各组小鼠胃组织的形态,通过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胃液体积、pH值和总酸度;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6、IL-10、TNF-α和PGE2水平;通过WB实验检测小鼠胃黏膜组织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生化指标检测评估各组小鼠胃黏膜组织中MDA、CAT、SOD和GSH-Px水平。将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分为a1~e1组和a2~f2组,其中a1~e1组细胞分别加入A、C、D、E、F组小鼠无菌血清;b2~f2组细胞经0.8 mol/L乙醇处理,a2组细胞加入等体积PBS,4 h后a2~f2组分别加入A~F组小鼠无菌血清,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
    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C~F组小鼠在不同时间点体质量均显著升高,胃黏膜组织充血水肿、点状溃疡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胃液体积和总酸度均显著降低,pH值显著升高,血清IL-6、TNF-α、PGE2水平和胃黏膜组织p-AKT/AKT比值、MDA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和胃黏膜组织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C、E、F组小鼠在第14、21、28天进食量均显著升高,胃黏膜组织中核内P65/胞浆P65比值显著降低;C、E组小鼠胃黏膜组织CAT水平显著升高;D~F组胃黏膜组织中p-PI3K/PI3K比值显著降低;E、F组小鼠胃黏膜组织中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升高(F=3.4~1 013.0,q=4.1~78.7,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各时间点c1~e1组与a1组相比细胞活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第12、24、48小时时c2~f2组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b2组(F=15.5~146.1,q=4.6~22.3,P<0.05)。
    结论 吴茱萸汤对酒精性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黏膜细胞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抑制其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隋营营1, 2 周泉3 韩亚斐3 孙加琳2 韩志武1, 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联合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早期DKD患者1 162例,经倾向评分匹配(PSM)均衡组间协变量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单药组)与联合组(达格列净+百令胶囊治疗组),每组41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安全性指标(肝功能、血常规指标)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2.919,P<0.05);联合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1.91~59.57,P<0.05);联合组患者血液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和尿液中的24 h尿蛋白含量(24hUpro)、尿蛋白排泄率(UAER)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12.51~154.90,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低糖血症、尿路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比例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百令胶囊可以显著降低DKD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优于达格列净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 陈门寿 冯玉杰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布比卡因对胆管癌神经浸润体外模型中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将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分为QBC939组(A组)、QBC939+高分化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组(B组)和QBC939+PC12+布比卡因组(C组)。A组用QBC939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48 h,B组在A组基础上加入高分化PC12细胞共培养48 h以构建胆管癌神经浸润体外模型,C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布比卡因培养48 h;分别通过CCK-8、EDU染色、细胞划痕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以及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将高分化PC12细胞分为PC12组(D组)和PC12+布比卡因组(E组),D组用PC12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48 h,E组在D组基础上加入布比卡因培养48 h;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细胞轴突长度,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B)实验检测两组细胞中神经纤毛蛋白质1(NRP-1)的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CCK-8、EDU染色、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组中QBC939细胞的细胞活力、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低于B组(F=34.39~149.20,q=9.47~12.95,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WB实验结果显示,E组细胞的细胞轴突平均长度和NR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D组(t=11.75、3.09,P<0.05)。
    结论 布比卡因可能通过抑制胆管癌神经浸润体外模型中神经细胞轴突生长和NRP-1表达,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期刊信息
精准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原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1986年2月创刊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
联合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出版:《精准医学杂志》编辑部
总编辑:董 蒨
主任:厉建强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911108
E-mail: jzyxzz@126.com
邮发代号: 24-130
ISSN 2096-529X
CN 37-15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