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婷1, 2 贺琪晴1, 2 李亚庆1, 2 刘贤1 田青3 李韩1 侯炳辉1 谢安木1, 2
精准医学杂志.
录用日期: 2025-08-17
目的 探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风险及表型间的关系。
方法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研究:选择2017年12月—202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16例散发性PD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我院健康筛查中心同期4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收集病例组患者的PD常见表型和PD相关量表结果。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其CSF1R基因rs216136、rs10079250位点基因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SF1R上述两位点不同基因型与PD常见表型及相关量表评分相关性。混合人群研究:从PPMI数据库中选取606例PD患者作为PD组,选取197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HC)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CSF1R基因上12个PD相关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以及PD组患者的PD常见表型以及PD相关量表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SF1R基因上述12个位点的多态性与PD常见表型及相关量表评分关系。
结果 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差异显著(t=-9.174,P<0.01);将两组研究对象按年龄分层后,CSF1R rs216136的G/G和A/A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在50~59岁年龄段的两组研究对象中显现(OR=0.444,95%CI=0.213~0.925,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CSF1R rs216136与PD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有关(β=0.169,95%CI=0.030~0.314,P<0.01)。在混合人群中,两组研究对象的Hoehn-Yahr分级、MDS-UPDRS、MoCA、ADL、BJLOT、BNT、HVLT、LNS、LXFLUE、SFT、GDS和RBD评分结果均差异显著(χ2=780.616,t=-45.672~10.574,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SF1R基因多态性与人群中纹状体左侧尾状核多巴胺转运体(DAT)结合率下降、MDS-UPDRS Part Ⅰ评分增高、LNS和LXFLUE-A评分降低有关(P<0.05)。
结论 CSF1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北方汉族人群PD早发的影响因素,且与PD精神症状的发生有关。在混合人群中,CSF1R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但其可能降低纹状体DAT结合率并加重PD的认知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