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25
  

  • 全选
    |
    封面封底
  •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目录
  •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刘蒙, 李玲, 王爽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1-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小鼠Th1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D组,每组各5只。A组正常饲养20 d,B、C、D组在第0天和第7天时皮下注射心肌肌球蛋白肽(α-MyHC)和完全弗氏佐剂(CFA)构建EAM模型,第8天时,B组小鼠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C组小鼠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地塞米松,D组小鼠灌胃羧甲基纤维素钠+葛根素。第21天时,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脏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中IFN-γTNF-α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小鼠心脏组织中IFN-γ、TNF-α、T-bet蛋白相对表达量。从正常小鼠脾脏中分选出Naïve CD4+T细胞,分为a~d组,a组加入anti-CD28,b组加入anti-CD28、IL-4、IL-12和IL-2,c和d组在b组基础之上再分别加入12.5、25 μmol/L葛根素,各组均处理72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Naïve CD4+T细胞中Th1/CD4+T细胞比例,通过RT-qPCR技术检测Naïve CD4+T细胞中IFN-γTNF-αT-be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Naïve CD4+T细胞中p-STAT4蛋白相对表达量,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Naïve CD4+T细胞中p-STAT4的染色位置。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A、C、D组小鼠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低于B组(F=228.50,q=20.98~36.72,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结果显示,A、C、D组小鼠心脏组织中T-betIFN-γTNF-α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B组(F=6.10~1 843.00,q=4.73~93.94,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c、d组Naïve CD4+T细胞中Th1/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b组(F=116.40,q=9.49~26.08,P<0.05)。RT-qPCR结果显示,a和d组Naïve CD4+T细胞中T-betIFN-γ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b组(F=6.58~1 072.00,q=4.21~23.24,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葛根素与STAT4的结合能力为(-7.64±0.03)kcal/mol。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a、d组p-STAT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b组(F=29.38,q=8.89、9.81,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葛根素可以抑制p-STAT4进入Th1细胞的细胞核内。结论 葛根素通过干扰STAT4信号通路抑制EAM小鼠Th1细胞的分化,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改善EAM小鼠的炎症症状。

  • 佟慧敏, 王爽, 李玲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8-1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黄芩素对Naïve CD4+T细胞向Th1和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6~8周龄的BALB/c雄性小鼠脾脏中分选出Naïve CD4+T细胞,并将其分为A~F组。A组细胞接种在包被有抗小鼠CD3抗体的孔板中,在含抗小鼠CD28抗体的培养基中培养72 h;B组细胞在A组基础上再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IL-12和抗小鼠IL-4抗体;C组细胞在B组的基础上再加入黄芩素。D组细胞的培养体系与A组相同;E组细胞在D组的基础上再加入I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F组细胞在E组的基础上再加入黄芩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C组中Th1细胞的比例和D~F组中Treg细胞的比例;通过RT-qPCR检测A~C组细胞中T盒子转录因子(T-bet)、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对表达水平和D~F组中叉头框蛋白P3(Foxp3)和IL-10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C组中Th1细胞阳性率和D~F组中Treg细胞阳性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组Th1细胞比例显著低于B组(F=46.91,q=7.95,P<0.05),F组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E组(F=145.20,q=8.64,P<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C组细胞中T-betIFN-γTNF-α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组(F=15.77~862.50,q=7.05~26.34,P<0.05),F组细胞中Foxp3IL-10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组(F=38.25、49.24,q=4.65、7.64,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组Th1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F=11.64,q=4.50,P<0.05),F组Treg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E组(F=20.31,q=4.64,P<0.05)。结论 黄芩素对Naïve 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对Naïve CD4+T细胞向Treg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 徐海宁, 易雯丹, 贾奕奕, 李翠, 尹敏, 顾凌雯, 赵桂秋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13-18.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牡荆素对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实验检测牡荆素对HCECs及RAW264.7细胞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组及牡荆素处理组(小鼠球结膜下注射100 mg/L的牡荆素10 μL,每天1次,连续3 d),采用临床评分法评估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严重程度;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角膜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平板计数实验检测小鼠角膜真菌载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及RAW264.7细胞IL-1βIL-6MIP-2LOX-1 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中LOX-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牡荆素低于100 mg/L时对HCECs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牡荆素低于150 mg/L时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与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组小鼠相比,牡荆素处理组小鼠角膜炎病程进展较慢,小鼠角膜炎症细胞浸润水平较低,小鼠角膜真菌载量明显减少(t'=19.27,P<0.05);同时牡荆素处理组小鼠炎症因子IL-1βIL-6MIP-2LOX-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组小鼠相比均明显降低(t=4.95~6.15,P<0.05)。此外,牡荆素预处理后的RAW264.7细胞IL-1βIL-6MIP-2LOX-1的mRNA及LOX-1蛋白水平与菌丝刺激组相比明显降低(t=-64.68~40.02,P<0.05)。结论 牡荆素对烟曲霉菌刺激的RAW264.7细胞及真菌性角膜炎小鼠角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RAW264.7细胞以及小鼠角膜IL-1βIL-6MIP-2LOX-1的mRNA和模式识别受体LOX-1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 李阳阳, 方建, 王晓雪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19-2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Mcy)对脑出血(ICH)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E组,每组20只。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鼠尾静脉注射自体血构建ICH模型,C、D组小鼠在B组基础上每天分别灌胃20、50 mg/kg的Mcy,E组小鼠在D组基础上再腹腔注射5 μL含有12 μg MK-2206的DMSO溶液,共14 d。处理结束后依据改良神经病学严重程度评分(mNSS)评估各组小鼠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认知能力,计算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激酶B(Akt)及p-Akt蛋白水平。结果 神经损伤评估结果显示,C、D组小鼠mNS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q=22.925、55.457,P<0.05),E组小鼠mNSS评分较D组显著升高(q=44.448,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B组比较,C、D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探索时间延长(q=22.169~91.845,P<0.05),穿越次数增加(q=18.347、41.936,P<0.05);与D组比较,E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探索时间延长(q=30.765、85.881,P<0.05),穿越次数减少(q=39.315,P<0.05);脑组织含水量和TUNEL染色检测结果显示,C、D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较B组降低(q=7.269~33.327,P<0.05),E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较D组升高(q=9.957、31.004,P<0.05);ELISA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B组比较,C、D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含量、Bax和PTEN相对表达量降低(q=10.734~22.978,P<0.05),SOD和GSH-Px水平、Bcl-2相对表达量及p-Akt/Akt值升高(q=11.862~31.997,P<0.05);与D组比较,E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含量、Bax和PTEN相对表达量升高(q=14.766~20.400,P<0.05),SOD和GSH-Px水平、Bcl-2相对表达量及p-Akt/Akt值降低(q=24.007~30.370,P<0.05)。结论 Mcy可抑制ICH模型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减轻海马组织损伤,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TEN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杨光文, 倪钦帅, 王圆明, 朱琳, 乔兵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25-2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蛋白水解物-Ⅰ(CH-Ⅰ)对D-半乳糖(D-Gal)致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D-Gal诱导)、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60、120 mg/L的CH-Ⅰ)。利用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衰老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STAT3、TERT相对表达水平,采用PCR-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衰老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tLSD=27.03、17.77,P<0.05),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tLSD=6.21,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浓度组SA-β-Gal细胞衰老率和凋亡率均明显降低(tLSD=7.74~21.43,P<0.05),端粒酶活性均显著升高(tLSD=2.01、2.49,P<0.05),细胞中TERT、p-STAT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LSD=2.21~6.03,P<0.05)。结论 CH-Ⅰ可能是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上调PC12细胞的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从而减轻D-Gal诱导的PC12细胞衰老。

  • 梅景昌, 苏晓楠, 姚榆, 官丰菊, 张桂铭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30-3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恩扎卢胺治疗阿比特龙耐药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短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阿比特龙耐药的31例mCRP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阿比特龙耐药后再经恩扎卢胺继续治疗者。收集患者恩扎卢胺治疗前阿比特龙反应、阿比特龙抵抗情况,以及恩扎卢胺治疗后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线水平、PSA反应、PSA进展时间、影像学进展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恩扎卢胺治疗后发生PSA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31例患者中,PSA有反应者12例(38.7%),PSA稳定者4例(12.9%),PSA无反应者15例(48.4%);PSA进展者22例(71.0%);影像学进展者20例(64.5%);28例(90.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和厌食,2例(6.5%)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7例(22.5%)患者出现肿瘤相关死亡事件。单因素Cox分析表明,与确诊时血清PSA水平≤20 μg/L者相比,血清PSA水平>20 μg/L者发生PSA进展的风险更高,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确诊前列腺癌时更高的血清PSA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恩扎卢胺在部分阿比特龙耐药的mCRPC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短期疗效,多数患者仍面临疾病进展的风险,疲乏和厌食是常见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 姚一凡, 李娜, 冉雯雯, 赵涵, 邢晓明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35-38.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天冬酰胺合成酶(ASNS)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手术切除的143例原发性CRC患者的石蜡组织样本及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ASNS表达水平,并分析CRC中ASNS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RC肿瘤组织中ASN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28.078,P<0.05);CRC肿瘤组织中ASNS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显著相关(χ2=7.042~10.724,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RC肿瘤组织中ASNS高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期更短(χ2=6.440,P<0.05),而ASNS的表达水平对于CRC患者总生存期无影响(P>0.05)。结论 ASNS在CR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ASNS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病生存结局更差有关,可作为预测CRC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 匡建国, 刘强, 潘昕廷, 朱青云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39-43.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应用CT三维测量辅助设计进行一期全耳廓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运用CT三维测量辅助设计头部颞浅筋膜瓣行一期全耳廓再造的患者49例,术中观察切取的组织瓣是否需要修整、组织瓣覆盖耳支架后是否紧密贴合,同时观察再造耳廓的即刻形态;术后随访观察筋膜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再造耳廓的形态以及与健侧的对称性等。结果 术中所有患者切取的组织瓣均无需修整,组织瓣覆盖耳支架后紧密贴合,耳廓即刻形态良好;术后耳支架覆盖组织瓣均一期成活,再造耳廓大小、颅耳角角度与对侧基本一致,耳轮、对耳轮、耳屏、三角窝、耳甲、耳垂等结构随时间推移愈显清晰。结论 一期全耳廓再造术前采用CT三维测量辅助设计,术中能够更加精准地切取耳支架覆盖组织瓣,术后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孙艺菲, 李宏, 邹玉玮, 曲婷婷, 周璇, 蒋艳霞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44-5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进展期胃腺癌组织中NCOA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NCOA5在胃腺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2014—2018年采集的105例患者的进展期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依据癌组织NCOA5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49例)和低表达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NCOA5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NCOA5表达与胃腺癌组织E-Cadherin表达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进展期胃腺癌组织中NCOA5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E-CadherinVIMZEB1SNAIL2TWIST1TWIST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高表达与低表达组在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脉管侵犯方面差异显著(χ2=4.219~12.315,P<0.05);胃腺癌组织NCOA5高表达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癌旁组织NCOA5高表达患者构成比(P<0.001),原发灶中NCOA5高表达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灶NCOA5高表达患者构成比(P<0.001),且非印戒细胞型低黏附性癌组织NCOA5高表达患者构成比显著低于管状腺癌组织NCOA5高表达患者构成比(P<0.001)。进展期胃腺癌组织中NCOA5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8,P<0.05)。NCOA5低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显著短于高表达组(χ2=6.074、6.943,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COA5表达水平、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为胃腺癌患者OS及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CGA数据库资料分析示,胃腺癌组织NCOA5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168,P<0.05),与VIMZEB1SNAIL2TWIST1TWIST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48~-0.131,P<0.05)。结论 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癌组织NCOA5呈高表达,但NCOA5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NCOA5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过程抑制胃腺癌转移。

  • 彭东, 田艺, 蒋士杰, 徐华, 何承勇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51-5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3月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结局组和非不良结局组,对有效组和无效组、不良结局组和非不良结局组患者治疗结束时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对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评估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无效组与有效组患者Ve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t=3.817,P<0.05),Ktrans、Kep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患者Ktrans、Ve治疗前后差值有显著差异(t=3.344、6.230,P<0.05),Kep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Ktrans、Ve预测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43(P<0.05)。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患者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749、6.07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trans与Ve值较低、FIGO分期Ⅳ期、分化程度低是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2~1.896,P<0.05)。结论 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关系密切,治疗后Ktrans和Ve值升高提示肿瘤消退程度较好,可作为近期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治疗后Ktrans和Ve值降低则与宫颈癌预后风险增加有关,对患者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

  • 高鑫, 张秋业, 常红, 柏翠, 王大海, 邵乐平, 林毅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55-5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DPM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过敏性紫癜儿童156例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15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腹痛和关节疼痛的症状分为有腹痛亚组、无腹痛亚组和有关节痛亚组、无关节痛亚组;按照患儿是否伴有紫癜性肾炎将其分为紫癜性肾炎亚组与非紫癜性肾炎亚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并从受试者外周血中提取全血DNA,使用iMLDR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DPM1基因的rs73909842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rs73909842基因型C/G、G/G、C/C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8,OR=2.593,95%CI=1.292~5.208,P<0.05);等位基因C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3,OR=2.245,95%CI=1.162~4.337,P<0.05)。rs73909842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临床亚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PM1基因rs73909842位点的SNP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相关,等位基因C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 刘钊, 刘睿, 范海静, 孙卉, 吕静, 张真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60-6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选和鉴定胃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和通路,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胃癌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GSE2685、GSE29272),通过在线分析工具GEO2R对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筛选;通过基因功能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功能富集分析;运用交互基因检索工具数据库(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分析DEGs可编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在线生存分析数据库(KM-plotter)分析核心候选基因和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候选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5个与肿瘤分期及预后相关的DEGs:COL1A1COL1A2COL3A1COL5A1TFF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OL3A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血管浸润有关(χ2=5.480~13.830,P<0.05);COL3A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与胃癌患者预后(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脉管癌栓、病理分化程度、分期、COL3A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L3A1高表达与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 COL3A1可能是胃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靶标。

  • 余璐瑶, 苏磊, 王宗岭, 江水, 郁博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65-68.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天疱疮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相应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评估其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4年1月于我科住院的91例天疱疮患者设为天疱疮组,同时期103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或体检)时的血脂水平、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卡斯泰利风险指数Ⅰ和Ⅱ(CRI-Ⅰ、Ⅱ)、动脉粥样硬化系数(AC)。结果 天疱疮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及CRI-Ⅰ、CRI-Ⅱ、AC显著高于对照组(t=3.30~6.73,Z=-5.73~-3.50,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87、-3.49,P<0.01);天疱疮组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37、23.84,P<0.01)。结论 天疱疮患者存在血脂异常情况,且天疱疮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 唐新宇, 曲迪, 韩新坤, 张东芳, 张逸欣, 付海涛, 戚超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69-7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止点重建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MMPR)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于我院行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止点重建术治疗MMPR撕裂的41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传统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止点重建组(A组)和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止点重建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导针钻孔次数、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McMurray试验阳性率,以及术后MRI测量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上胫骨骨道出口位置。结果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cMurray征均为阴性;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导针钻孔次数均显著少于A组(t=-4.85,Z=-1.98,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t=14.05~43.46,P<0.01),但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胫骨骨道出口中心点至术前MMPR残端间距在MRI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止点重建术相比,计算机导航辅助关节镜技术在治疗MMPR撕裂时可以提高术中骨道定位效率和准确性,且手术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徐雷, 刘晓萌, 孙彩虹, 张梦雪, 曲政海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73-7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学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CAP患儿108例,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组(57例)、病毒组(31例)和支原体组(20例)。收集并比较各组患儿入院24 h内的nCD64指数、全血白细胞(WBC)计数、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全血C反应蛋白(CRP)、血浆D-二聚体(D-D)、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等炎症指标;绘制nCD64指数及其他炎症指标诊断细菌性C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截断值以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三组患儿nCD64指数及其他炎症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6.489~74.681,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nCD64指数、全血WBC计数、全血ESR、全血CRP水平及血浆D-D、PCT水平均明显升高(t=15.139~58.371,P<0.05)。ROC曲线显示nCD64指数单独诊断细菌性CAP的灵敏度94.7%,特异度92.2%,准确度93.5%。nCD64指数+全血CRP水平+血浆PCT水平联合诊断细菌性CAP的灵敏度为96.5%,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8.1%。结论 nCD64指数诊断儿童细菌性CA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在CAP的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任韶康, 吴静, 郑乾佑, 朱秋阳, 张晓雯, 李慎玲, 付涛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77-7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从而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3年6月于我院5例确诊为结核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患者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均存在耳流脓、鼓膜穿孔、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等症状,其中1例患者伴有周围性面瘫。1例患者通过术后中耳肉芽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4例患者通过耳分泌物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确诊。2例患者进行了乳突根治术联合抗结核治疗,另外3例在确诊后进行了单纯抗结核治疗。随访1年5例患者均鼓膜愈合,获得干耳,均再无复发。结论 结核性中耳炎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结核杆菌基因检测能够确诊。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疗结核性中耳炎基础,同时辅以手术治疗能有效根除潜在病灶,以期达到治愈效果。

  • 赵会娟, 衣明纪, 单延春, 王艳霞, 杨召川, 马良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80-83.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生理性膝内翻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68例生理性膝内翻儿童,设为生理性膝内翻组;选择同期门诊就诊的108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儿童年龄、身高、体质量的Z评分,以及大运动发育月龄、双膝关节间距、血液学指标等;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上述有差异的指标,得出生理性膝内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儿童的年龄体质量Z评分、年龄身高Z评分、年龄BMI Z评分、独坐月龄、靠家具站立月龄、辅助行走月龄、独站月龄、独走月龄、双膝关节间距均差异显著(t=-29.427~19.67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 Z评分高及独走月龄小是儿童生理性膝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BMI Z评分高及独走月龄小均为儿童生理性膝内翻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并处理能够降低儿童生理性膝内翻的发生率。

  • 王红, 李鸿波, 孙春丰, 李想, 徐光勇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84-8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青岛市未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门诊接诊的113例新发HIV-1感染者的基因亚型、耐药情况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113例HIV-1感染者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前进行基因型监测和耐药位点检测,其中基因检测发现了5种HIV-1基因亚型,CRF01_AECRF07_BC为主要基因亚型,但是各亚型感染者的性别、年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以及耐药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耐药检测结果显示,有26例感染者出现耐药基因突变,其中6例感染者出现至少一种低度及以上耐药,总体耐药率为5.3%;抗病毒药物中原发性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和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耐药率分别为4.4%、0.9%、1.8%和0.9%,且1例感染者出现了NNRTIs、NRTIs和INSTIs的多重耐药。结论 青岛地区新发HIV-1感染者基因亚型以CRF01_AECRF07_BC为主,ART前耐药水平处于世界中等耐药水平,以NNRTIs相关耐药为主。

  • 综述
  • 刘静, 韩涛, 严翠华, 向淇, 吴玉娇, 马庆平, 刘学伍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88-9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脑卒中是全球人群主要死亡和残疾原因,其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等方面的减退,该病影响约三分之一脑卒中患者。各类研究指出,神经元损伤、炎症、氧化应激是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该病当前治疗手段有限,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多模式干预等,但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未来需深入探索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 病例报告
  • 刘洪亮, 孙传东, 田蓝天, 江竹筠, 徐泽江, 邹浩
    精准医学杂志. 2025, 40(1): 93-9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54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期刊信息
精准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原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1986年2月创刊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
联合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出版:《精准医学杂志》编辑部
总编辑:董 蒨
主任:厉建强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911108
E-mail: jzyxzz@126.com
邮发代号: 24-130
ISSN 2096-529X
CN 37-15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