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5
  

  • 全选
    |
    述评
  • 秦浩仁 杨向红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1-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于1986年在结直肠癌中首次被发现,这种致癌的NTRK基因融合已经被发现存在于多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成人和儿童肿瘤中。NTRK基因融合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目前针对该种基因突变的不限年龄、不限肿瘤类型的广谱抗癌药Larotrectinib和Enrectinib也已经在美国、日本、欧洲地区批准上市。本文将从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蛋白的生理与功能、NTRK基因融合与肿瘤发生、NTRK基因融合的检测、NTRK基因融合的靶向治疗4个方面进行梳理阐述。
  • 论著
  • 王淑华 贾凤菊 焦倩 傅琳 杜希恂 陈曦 姜宏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7-1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铁调节蛋白2(IRP2)高表达对PC12细胞的细胞活力及铁调节蛋白1(IRP1)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培养具有分泌多巴胺性能的PC12细胞,分别转染Vector空载质粒(Vector组)和携带IRP2基因的质粒(IRP2组)。通过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IRP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Vector组相比,IRP2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t=3.97,P<0.01);与Vector组相比,IRP2组IRP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2.59,P<0.05)。
    结论 IRP2高表达导致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同时导致细胞中的IRP1表达升高,但具体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何颖 周显军 陈鑫 朱呈瞻 董蒨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11-16,2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271例,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03例)和验证组(68例)。从患者的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选择特征,计算影像组学特征评分并构建影像学模型。基于临床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以及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评分和临床危险因素的联合模型,并绘制联合模型的列线图。通过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是否侵犯的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联合模型与临床模型和影像学模型预测效能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校正曲线评估联合模型的拟合度,最后再通过决策曲线评价联合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效能的净获益。
    结果 影像组学特征评分是预测肝癌是否发生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因素。联合模型列线图对肝细胞癌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效能,训练组AUC为0.80(95%CI=0.75~0.85),验证组AUC为0.75(95%CI=0.65~0.85)。联合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效能明显高于影像学模型、临床模型(P<0.05),决策曲线表明联合模型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效能较临床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
    结论 基于肝细胞癌患者CT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有一定效能。
  • 卢小丽 马霄云 张雁山 孟万斌 张福元 吴嘉明 李万国 朱芳芳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17-2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二维碳离子放疗计划中摆位误差对靶区剂量的影响。
    方法 基于现有的放疗计划系统ciPlan,分别在水膜体和人体CT影像中建立一个6 cm×6 cm×6 cm大小的规则计划靶区,采用碳离子二维均匀扫描,模拟靶区中心在左-右(L-R)、前-后(A-P)和头-脚(H-F)三个维度中单个方向、2个方向和3个方向分别偏离0.5、1.0、2.0、3.0和5.0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的变化。
    结果 在水模体当中,靶区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的变化量很小;当靶区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的变化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但靶区中心偏移量<2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的偏差低于5%;当靶区中心偏移量>3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变化剧烈,偏差甚至达到近50%。在人体CT影像中,靶区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的变化量很小;当靶区中心偏移量>1 mm时,靶区90%和95%体积所受剂量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变化。另外,不管是在水膜体中还是在人体CT影像中,剂量偏差均具有方向性,且靶区95%体积所受剂量相对于靶区90%体积所受剂量对位置精确度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在碳离子二维均匀扫描过程中,为了保证靶区的剂量,摆位误差应≤1 mm;靶区95%体积所受剂量相对于靶区90%体积所受剂量对摆位精确度的依赖更强;在非均匀模体CT影像中,位置的偏移对靶区剂量的影响更为复杂。
  • 严志祥,  韩帅 陈积 祝青晔 董铭心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22-2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穿膜效率、神经保护活性和体外稳定性。
    方法 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采用MDCK-MDRI跨膜转运模型和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评价药物的穿膜效率,采用PC-12细胞评价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大鼠血浆共孵育评价药物的体外稳定性。
    结果 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穿膜效率是对照药物Tat-GluA2-3Y的3~4倍;CMT-3Y的半数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为(35.53±5.47)μmol/L,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60,P<0.05);CMT-3Y与体外血浆共孵育24 h含量降至57%,优于Tat-GluA2-3Y。
    结论 GluA2亚基内吞阻滞穿膜环肽CMT-3Y的高穿膜效率和血浆稳定性可促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神经保护效应。
  • 王璐 陈阳 乔业华 张翔雁 邢晓明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28-32,3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检测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1(KIF1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380例CRC患者癌灶中心处癌组织标本作为试验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种组织样本中KIF1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RC中KIF1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CRC组织中KIF1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382.956,P<0.05);KIF1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χ2=4.018~11.334,P<0.05);KIF11是CRC患者预后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KIF11在CR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RC组织中KIF11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CRC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 宋京芝 马晏然 李宏 李云霞 周璇 项锋钢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33-3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和神经内分泌瘤G3(neuroendocrine tumor G3,NET G3)的鉴别诊断及意义。
    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20年8月我院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消化系统NEC及“高增殖活性”NET的手术标本共97例,以及12例相对应的活检标本,依据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诊断标准进行复核,并结合补充检测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指标(p53、Rb),对NET G3及NEC病例进行重新归类,比较两者的形态学、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探讨区分两者的重要临床价值。
    结果 结合IHC指标最终91例被明确诊断为NEC,6例明确诊断为NET G3。复检93例原诊断为NEC手术标本病例中,最终5例被重新归类为NET G3;复检4例原诊断为“高增殖活性”NET手术标本病例中,最终3例被重新归类为NEC,1例归类为NET G3。组织学有时难以发现两者的特征区别,但在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中经多点仔细寻找可发现NET G3存在良好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瘤区域,而NEC中无此区域。IHC染色显示,NEC组织中p53和(或)Rb异常表达者占89.0%,NET G3组织中均无p53及Rb的异常表达。NET G3患者术后3年平均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长于NEC患者(χ2=6.014、5.93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是NEC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是NEC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仅依据组织学对NET G3和NEC的鉴别较为困难,而通过IHC检测p53及Rb,可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提高对NEC与NET G3以及NEC的组织学类型的认识,能帮助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和准确评估患者预后。
  • 刘文靓 徐倩 廖肇忠 巩遵双 华君男 王喆 蒲明怡 李宁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40-45.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miR-1250-3p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miR-1250-3p在正常肝细胞L02和HCC细胞系QGY-7703、PLC/PRF/5、HccL-M3中的表达情况;将QGY-7703细胞分为A、B、C、D、E、F 6组,各组分别转染mimics NC、mimics miR-1250-3p、inhibitor NC、inhibitor miR-1250-3p、Myc-EVA1A+mimics miR-1250-3p、Myc-EVA1A,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EVA1A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miR-1250-3p表达对QGY-77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250-3p对QGY-770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将293T细胞按实验需求分为G、H、I、J组,各组分别转染EVA1A-3′UTR-wt+mimics NC、EVA1A-3′UTR-wt+miR-1250-3p mimics、EVA1A-3′UTR-mu+mimics NC、EVA1A-3′UTR-mu+miR-1250-3p mimics,检测每组荧光素酶的活性以分析miR-1250-3p对EVA1A的靶向调控作用。
    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HCC各细胞系中miR-1250-3p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细胞L02,组间比较差异有差异性(F=155.50,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组间EVA1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4.91,P<0.05);B组细胞EVA1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D组细胞EVA1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组间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68.28,P<0.05),H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G组(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时间、组别及其交互作用均对细胞迁移率有明显的影响(F组别=335.14,F时间=287.53,F时间*组别=135.26,P<0.05),B组在第24、48小时的迁移率均高于A组(P<0.05),E组高于F组(P<0.05),D组低于C组(P<0.05),E组低于B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B、E组细胞侵袭能力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4.48,P<0.05),其中B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 miR-1250-3p可能通过抑制EVA1A的表达促进HCC细胞系QGY-7703的侵袭和迁移。
  • 段凝 陈秋卢 魏向阳 李瑛 李清华 杜兆东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46-5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行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及空气填充术后IMH未愈合再次行玻璃体腔空气填充术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IMH患者46例(共47眼),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将患眼分为单次注气组(行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及空气填充术后3 d IMH愈合,37眼),再次注气组(行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及空气填充术后3 d IMH未愈合,再次行玻璃体腔空气填充术,10眼)。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资料,同时收集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中IMH基本参数,并分别计算黄斑裂孔孔径指数(DHI)、黄斑裂孔牵引指数(THI)、黄斑裂孔指数(MHI)、黄斑裂孔愈合指数(MHCI)等参数。对比两组患眼术后IMH愈合情况及视力恢复情况,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分析OCT检查参数与IMH术后黄斑裂孔未愈合再次玻璃体腔空气填充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眼术前THI和MHC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113,Z=-2.093,P<0.05)。THI是造成再次玻璃体腔空气填充的影响因素(OR=0.049,95%CI=0.002~0.893,P<0.05)。两组患眼手术前后视力差值和IMH愈合形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术前THI是预测IMH术后是否需要再次玻璃体腔空气填充的影响因素,可作为术前评判患者是否需要注入长效气体的指标。IMH术后再次玻璃体腔空气填充对于IMH愈合形态及视力恢复无明显影响。
  • 王志强 王美华 何雪琨 于文成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51-55.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ICS/LABA)吸入治疗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PFE)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不同表型(吸烟相关性CPFE、结缔组织病相关性CPFE)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方法 对2015—2020年在我院诊断为CPFE的172例患者非限制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9例CPFE患者给予ICS/LABA治疗,对照组103例CPFE患者未给予ICS/LABA治疗。每3个月门诊随诊一次,规律用药6个月,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影像评分及心脏超声肺动脉压力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HRCT影像评分、FEV1%、FVC%和DLCO%和肺动脉压力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10~-9.80,P<0.05);试验组吸烟相关CPFE亚组患者HRCT影像评分、FEV1%、FVC%和DLCO%和肺动脉压力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吸烟相关CPFE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20~-7.03,P<0.05)。
    结论 ICS/LABA复合吸入对于CPFE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ICS/LABA干预后,吸烟相关CPFE患者肺功能及肺动脉压改善较显著。
  • 郭芷含 计晓彬 代晓艳 史海磊 武杰 何冰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56-59,6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肠道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症(nodular lymphoid hyperplasia,NLH)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肠道NLH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鉴别诊断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 36例患者中男30例,女6例;年龄11~66岁(中位年龄30岁)。患者大多伴有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36例中5例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2例伴有恶性肿瘤,1例伴有黑斑息肉综合征。1例因恶性肿瘤死亡,其余35例均生存良好。内镜检查可见肠道黏膜表面灰白息肉样隆起,单发或多发。镜下见黏膜层淋巴滤泡结构存在,增生形成大小不一息肉样小结节,增生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扩大,可相互融合,套区境界清楚,淋巴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淋巴滤泡CD20强阳性表达,散在T淋巴细胞CD3阳性,生发中心CD10及bcl-6阳性,不表达bcl-2,CD21及CD23染色显示淋巴滤泡内滤泡树突网完整。36例中19例进行了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检测,均为阴性。
    结论 肠道NLH可伴或不伴肠道症状,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内镜、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基因重排结果,该病或与HP感染、恶性肿瘤发生和转归有关。
  • 韩春馨 张延平 姜润芝 李慎风 宋婷婷 王寿世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60-6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胸腔镜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全麻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组(SS组)、舒芬太尼复合高剂量艾司氯胺酮组(SS1组)。SS组和SS1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给予25 mg艾司氯胺酮,S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毕行PCIA,S组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盐酸昂丹司琼16 mg;SS组配方为舒芬太尼1 μg/kg+盐酸艾司氯胺酮1 mg/kg+盐酸昂丹司琼16 mg;SS1组配方为舒芬太尼1 μg/kg+盐酸艾司氯胺酮1.5 mg/kg+盐酸昂丹司琼16 mg。记录三组患者术后1、24、48 h的NRS评分、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1、24 h的NR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χ2=9.65、16.60,P<0.05), SS组和SS1组显著低于S组(χ2=2.49~4.04,P<0.05),SS组与SS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后48 h三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术后48 h内三组间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三组间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9.52、6.73,P<0.05),与S组和SS1组比较,SS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χ2=28.48、12.44,P<0.05),SS组较S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增高(χ2=-2.51,P<0.05)。
    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胸腔镜PCIA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
  • 刘泽华 谢飞 刘风霞 何蕾 李延江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65-70,7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术后切缘阳性(PSM)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21年7月接受腹腔镜下RP(LRP)或机器人辅助下RP(RARP)的81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前列腺病理标本的切缘状态将患者分为切缘阴性组(443例)和切缘阳性组(37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确诊年龄、BMI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术前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比值、术前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水平、术前血清粒淋比(NLR)、术前前列腺体积(超声评估)、穿刺Gleason评分、术后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及前列腺是否突入膀胱,分析以上因素对PSM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间确诊年龄、BMI指数、术前前列腺体积及术前血清fPSA/tPSA比值、术前血清NL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tPSA水平、术前血清PSAD、术前血清PAP水平及穿刺Gleason评分、术后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9.829~-3.104,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Gleason评分(OR=1.846,95%CI=1.611~2.117,P<0.01),术前血清tPSA水平(OR=1.013,95%CI=1.008~1.018,P<0.01),术前血清PAP水平(OR=1.013,95%CI=1.002~1.025,P<0.05)及前列腺是否突入膀胱(OR=1.640,95%CI=1.171~2.299,P<0.01)为RP术后PSM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回归方程绘制上述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10(95%CI=0.675~0.745)。
    结论 穿刺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tPSA水平、术前血清PAP水平及前列腺是否突入膀胱为RP术后PSM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结论可更好地辅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积极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毛勇 李林海 韩婷 杜红燕 王丽杰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71-7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护人员中筛选出31例焦虑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析焦虑者躯体性与精神性焦虑情况,自行编制的《压力感测评问卷》对焦虑者进行压力感评估。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检测静息状态下焦虑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平均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心动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等。
    结果 焦虑者HAMA总分均>14分,平均为(23.18±4.13)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分(11.45±3.14)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0.28±2.39)分。工作责任重、周围负性事件的影响、工作超负荷为影响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t=12.089~18.840,P<0.01)。焦虑者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低于参考值(t=-15.77~-5.44,P<0.05)。焦虑者LF/HF明显高于参考值(t=4.49,P<0.05)。焦虑者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LF呈正相关(r=0.54,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PNN50呈负相关(r=-0.60,P<0.05);HAMA总分与SDNN呈负相关(r=-0.53,P<0.05)。
    结论 工作责任重、周围负性事件影响、工作超负荷为导致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务人员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焦虑者的心理干预,以不断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 吴娜,  王昭敏 储惠君 王敦亮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75-79,8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112例于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试验组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10 min(T4)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
    结果 试验组T3、T4时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2.240~4.917,P<0.05)。试验组麻醉诱导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11.581~-4.139,P<0.05)。试验组术后第6、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4.316、2.130,P<0.05)。试验组术后第3、6、24小时警觉-镇静评分量表评分及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2.132~5.065,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相比,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可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而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荐。
  • 孙婉 林毅 张冉冉 邵乐平 张秋业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80-8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报道1例COL4A5基因新发突变致ALPORT综合征患者,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征。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检测患儿及直系亲属COL4A5基因突变情况,并结合HGM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患者长期反复血尿、蛋白尿,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肾脏穿刺活检,光镜下检查显示肾小球节段系膜轻度增生性病变;电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厚薄不一,基底膜致密层增厚,部分呈撕裂状和蛛网状;基因检测显示患者COL4A5基因第38号外显子编码区第3393~3419位碱基缺失(c.3393_3419del),导致第1128~1136号氨基酸缺失(p.G1128_S1136del);家系验证其为新发突变,且该突变位点在HGMD等数据库中均未见报道。入院后继续给予福辛普利钠治疗,以减少尿蛋白分泌、延缓肾脏病变。随访半年余,患儿无听力及眼部异常改变,肾功能无异常。
    结论 COL4A5基因c.3393_3419del突变可能导致ALPORT综合征。早期的肾脏病理检查及基因检测对于明确ALPORT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综述
  • 陈谦 刘延国 刘联 王秀问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85-9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在过去的2021年,NSCLC各分期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为NSCLC诊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选择,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本文就早期、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 病例报告
  • 吴雄伟 刘瑶 李桐 董蒨
    精准医学杂志. 2022, 37(1): 93-9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2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期刊信息
精准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原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1986年2月创刊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
联合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出版:《精准医学杂志》编辑部
总编辑:董 蒨
主任:厉建强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911108
E-mail: jzyxzz@126.com
邮发代号: 24-130
ISSN 2096-529X
CN 37-15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