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25
  

  • 全选
    |
    论著
  • 张雅妮,  白晓飞 韦超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189-19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糖尿病小鼠角膜中树突状细胞(DCs)活化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1型糖尿病组(B组),分别连续5 d腹腔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或链脲佐菌素(60 mg/kg),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B组小鼠角膜中AGEs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10 μg/L白细胞介素4(IL-4)和20 μg/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将其随机分为C、D、E、F、G、H组,C、F组为空白对照组,培养于1640培养基中,D组为牛血清白蛋白(BSA)组,培养于含200 mg/L BSA的1640培养基中,E、G组为AGE-BSA组,培养于含200 mg/L AGE-BSA的1640培养基中,H组为瑞沙托维(TAK-242)组,用5 μmol/L TAK-242预处理1 h后,加入同G组的培养基。采用ELISA方法检测C、D、E、F、G、H组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β(IFN-β)蛋白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E、F、G、H组BMDCs中IFN-β、CXC基序趋化因子10(CXC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p35(IL-12p35)mRNA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E、F、G、H组BMDCs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将小鼠随机分为I、J、K组,I组为在A组小鼠处理的基础上结膜下注射溶剂,J组为在B组小鼠处理的基础上结膜下注射溶剂,K组为在B组小鼠基础上结膜下注射TAK-242,构建小鼠角膜上皮刮除模型,通过荧光素钠染色观察TAK-242对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的影响。
    结果 与A组小鼠相比,B组小鼠角膜内AGEs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组细胞上清液中IFN-β蛋白水平及BMDCs中IFN-β、CXCL10、IL-6和IL-12p35 mRN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C、D组(F=46.98~4 251.15,P<0.05);E组BMDCs中磷酸化IRF3(p-IRF3)、p-p65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C、D组。H组细胞上清液中IFN-β蛋白水平及BMDGs中IFN-β、CXCL10、IL-6和IL-12p35 mRNA的水平均明显低于G组(F=23.01~1 257.10,P<0.05);H组BMDCs中p-IRF3及p-p65蛋白表达也明显低于G组。在小鼠角膜上皮刮除后24和40 h,J组上皮愈合较I组延迟,K组上皮愈合较J组明显增快(F=5.85、4.89,P<0.05)。
    结论 AGEs可能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小鼠角膜内DCs的活化。
  • 王德明 姜英俊 曲彦亮 费圣强 温宝磊 储艳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195-198.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10.00 g/L甲哌卡因与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用于断指再植患者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方法 选择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急诊断指再植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各组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组局麻药采用10.00 g/L甲哌卡因+3.75 g/L罗哌卡因,B组采用10.00 g/L甲哌卡因+1.25 g/L罗哌卡因,C组采用3.75 g/L罗哌卡因。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每根神经使用10 mL局麻药进行阻滞,肌皮神经使用5 mL局麻药进行阻滞;若两根目标神经包绕在一起则注射20 mL局部麻醉药进行阻滞。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与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 3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65、4.16,P<0.05),A、B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与C组比较明显缩短(q=2.90~4.41,P<0.05)。3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0.01、15.07,P<0.05);B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与A、C组比较明显缩短(q=5.29~6.86,P<0.05)。A、C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B组(Hc=12.89,P<0.05)。
    结论 超声辅助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将10.00 g/L甲哌卡因联合3.75 g/L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明显缩短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且阻滞维持时间较长,适合断指再植手术。
  • 王凯 王飞 陈鑫哲 周露玙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199-20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IWI蛋白互作RNA-10555(piR-10555)对心肌细胞坏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选用500 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H9c2细胞0、6、12、24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H9c2细胞中piR-10555的表达水平。H9c2细胞分别转染piR-10555类似物agomir-piR-10555及转染piR-10555抑制剂antagomir-piR-10555后使用H2O2处理,通过RT-qPCR方法检测H9c2细胞中piR-10555的表达,并使用碘化丙啶(PI)染色方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坏死情况。
    结果 在H2O2处理24 h后,H9c2细胞中piR-1055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F=14.51,P<0.05)。转染agomir-piR-10555以后, H9c2细胞中piR-1055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154.00,P<0.05),H9c2细胞的PI阳性率显著增加(F=32.61,P<0.05),H9c2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明显提高(F=126.50,P<0.05)。转染antagomir-piR-10555后,H9c2细胞中piR-1055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33.31,P<0.05),PI阳性率显著下降(F=138.70,P<0.05),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明显降低(F=58.60,P<0.05)。
    结论 piR-10555可能参与调控由H2O2诱导的H9c2细胞的坏死。
  • 白雪 宋思宜 郭海燕 赵洋 王士雷 李瑜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03-206,21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9只大鼠。A组大鼠在心肌MIRI模型制备过程中,分离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后,在其下方穿线但不结扎,观察160 min;B组在建立大鼠MIRI模型后,结扎LAD 40 min,随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C组大鼠在B组操作的基础上,再灌注开始时吸入体积分数0.024的七氟烷15 min,然后停止吸入七氟烷继续再灌注105 min;D组于MIRI模型制备前1 h先腹腔注射HIF2α阻滞剂PT2385 10 mg/kg,其后操作同C组;E组于大鼠LAD结扎前15 min经颈内静脉注射AREG蛋白50 μg,其余操作同D组。比较各组大鼠缺血前、缺血15 min、再灌注2 h末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比较各组大鼠心梗质量占左心室质量的比值、Bax/Bcl-2比值的变化。
    结果 时间、分组、时间与分组交互作用对大鼠平均动脉压有明显影响(F时间=101.41,F组间=10.23,F交互=6.93,P<0.05);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6.07~34.08,P<0.05)。再灌注2 h末,与B组相比,C、E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上升(F=13.62,P<0.05),而D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组与B组以及D组与E组大鼠心梗质量占左心室质量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4.24~20.01,P<0.05)。A~E组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7.92,P<0.05)。A、C组与B组以及C、E组与D组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04~6.79,P<0.05)。
    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且该保护作用可以通过HIF2α-AREG通路来实现。
  • 张竣 张莹 王树坤 侯琳 袁增强,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07-21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对糖氧剥夺(OGD)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OLs)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系(oli-neu),分别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采用CELL TITER-GLO(CTG)法检测oli-neu的活力,使用A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oli-neu的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oli-neu中酪氨酸245位点磷酸化的c-Abl(Y245-c-Abl)和酪氨酸182位点磷酸化的p38(p-p3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从C57BL/6J小鼠脑组织中分离并培养原代OLs,分别检测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OLs中Y245-c-Abl、p-p3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检测oli-neu经100 nmol/L ABL001预处理后再经OGD处理第6小时时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以及oli-neu内Y245-c-Abl、p-p38的相对表达水平和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d-3)和前体半胱氨酸蛋白酶-3(pro-caspased-3)蛋白比值;检测经100 nmol/L ABL001预处理后再经OGD处理第6小时时OLs中Y245-c-Abl、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oli-neu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F=249.10、68.1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li-neu和OLs经OGD处理第0、3、6、9小时时,各时间点细胞内Y245-c-Abl、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F=4.68~15.93,P<0.05);oli-neu经ABL001预处理再经OGD处理6 h后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oli-neu中Y245-c-Abl和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及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比值明显降低(t=2.80~4.23,P<0.05)。OLs经ABL001预处理再经OGD处理6 h后,OLs中Y245-c-Abl和p-p38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3.06、3.79,P<0.05)。
    结论 c-Abl参与了OGD诱导的oli-neu和OLs凋亡过程,而c-Abl抑制剂可以减轻细胞的凋亡,c-Abl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Abl-p38通路介导的。
  • 宋欣,  陈艳青 李静,  潘克清,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12-21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牙周炎促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牙周炎组(CP组)大鼠在牙颈部龈沟内进行丝线结扎并在牙龈处接种牙周致病菌,血管钙化组(VDN组)大鼠肌肉注射维生素D3并以尼古丁灌胃,牙周炎+血管钙化组(CP+VDN组)大鼠按照CP组方法处理后再按照VDN组进行处理,对照组(C组)大鼠牙龈处接种生理盐水、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并进行花生油灌胃。8周后全麻处死大鼠,切取主动脉血管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CP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外弹性膜出现局部破损;VDN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增厚,弹性纤维结构松散,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CP+VDN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病变可累及管壁全层,血管组织中弹性纤维疏松紊乱,平滑肌细胞坏死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P组、VDN组和CP+VDN组大鼠血管组织中Caspase-3和GRP78表达显著高于C组(F=680.12、708.93,P<0.05),CP+VDN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Caspase-3和GRP78表达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JNK和Caspase-12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周炎和血管钙化对CHOP的表达有交互作用(F交互=14.76,P<0.05),CP+VDN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CHOP表达高于其他组。
    结论 ERS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牙周炎促血管钙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CHOP通路有关。
  • 王姝涵 隋爱华 韩亚斐 周泉 许行 姚如永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17-22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中药巴戟天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
    方法 针对巴戟天二级内部转录空间(ITS2)序列设计LAMP特异引物组,提取DNA后建立基于LAMP技术鉴别巴戟天的目视和实时定量检测方法,同时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结果 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适反应温度为63 ℃,灵敏度约为0.10 μg/L,比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约高10倍。经验证可成功从7种近缘物种中检测出巴戟天。
    结论 巴戟天LAMP检测是一种简便、客观、灵敏、快速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张雪琳 蒋晨 徐珊 田字彬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22-226,23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岩藻多糖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方法 将22只8周龄C57BL/6品系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小鼠每天灌服双蒸水,持续5周;单纯感染组(B组):小鼠每天灌服HP菌悬液,持续3周,再灌服2周双蒸水;单纯干预组(C组):单纯岩藻多糖干预2周,再灌服双蒸水3周;预防干预组(D组):岩藻多糖预干预2周,再感染HP 3周;治疗干预组(E组):感染HP 3周后,岩藻多糖干预2周。采集实验结束当天小鼠的粪便样品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与注释;利用QIIME软件生成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丰度表,再利用R语言工具绘制成样品各分类学水平下的物种分布柱状图;使用QIIME软件,通过NMDS分析对各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LEfSe技术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寻找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物种;最后通过Metastats分析,根据P值筛选出导致两组样品组成差异的肠道菌群。
    结果 α多样性分析结果中的Shannon指数显示,E组生物多样性较B组升高;β多样性的NMDS分析结果显示E组菌群结构近似A组;粪便菌群LEfSe分析显示共有67个菌属在A、B、C、D和E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LDA值>2);进一步的Metastats分析显示岩藻多糖干预减轻了HP感染后有害细菌如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以及泽泻属(Alistipe)的相对丰度,增加了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粪便杆菌(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
    结论 岩藻多糖可提高肠道部分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部分有害细菌的相对丰度,并可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对HP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调节作用。
  • 庄斌 高琦 徐林 关鸽 杨帆 王峰 孙延东 张斌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27-23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变化,探讨其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缺血性胆管损伤(ITBL)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原位肝移植患者92例,根据是否发生ITBL将患者分为ITBL组和非ITBL组,比较两组术后13 d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ITBL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时间、组别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对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有显著影响(F时间=5.511,F组别=42.120,F时间*组别=6.459,P<0.05);术后第3、5、7、9、11、13天ITBL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非ITBL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肝移植术后第11天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判断发生ITBL的效果最优(AUC=0.883)。
    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ITBL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术后第11天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7.855 μmol/L时发生ITBL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可为早期预防ITBL发生或进行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 金晓芙 王玲珍 仲任 司绍永 李学荣 孙立荣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31-23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期并发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ALL合并深静脉血栓(DVT)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两例患儿均是按照CCCG-ALL-2015方案进行的化疗,并在化疗诱导期出现下肢DVT。其中患儿1白细胞计数>50×109/L,遂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首剂培门冬酰胺酶治疗3 d后出现下肢DVT后继续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2 d后局部红、肿、热、痛消失,复查血管超声示血栓消失;患儿2诱导期D-二聚体明显升高,给予低分子肝素,在培门冬酰胺酶治疗第9天时发现下肢DVT形成,继续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月,复查血管超声示血栓逐渐减小,但又出现新发血栓,继续给予抗凝治疗,症状好转且血栓稳定后予以口服利伐沙班,未见血栓进展。
    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ALL患儿在诱导期合并DVT问题,应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
  • 丛小萌 李闻宇 杨传美 王玉阳 潘晓娜 宋晨 李江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35-238,24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健侧皮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大面积脑梗死(MCI)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MCI患者45例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其中高频组患者给予健侧半球初级运动皮质代表区(M1区)10 Hz rTMS治疗,低频组患者给予健侧半球M1区1 Hz rTMS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健侧半球M1区假刺激,并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的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评定3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采集扩散张量成像(DTI)图像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评估3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结果 高频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E、BBS、MBI评分差值与低频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337~77.408,t=2.033~11.213,P<0.05);低频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差值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3组患者梗死灶FA、ADC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频组患者治疗前后胼胝体FA差值、ADC差值与低频组、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8.756、24.984,t=3.324~6.299,P<0.05),低频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差值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M1区,有助于MCI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疗效优于低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M1区及未接受rTMS治疗的患者。
  • 刘睿 张铭鑫 李丹 梁晔 梁志娟 王丽萍 牛海涛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39-24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选肾透明细胞癌高频率突变基因,分析其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治疗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拟接受舒尼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15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石蜡组织切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纳入TCGA数据库中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计20例。分析各基因突变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进行差异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分析显示,VHL、PBRM1、SETD2及PRDM16基因发生突变分别为11、7、4、3例,突变频率与TCGA数据库中肾透明细胞癌的基因突变频率分布基本相符。与PBRM1基因野生型患者相比,PBRM1基因突变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较长(χ2=5.45,P<0.05;HR=0.34,95%CI=0.12~0.96),PRDM16基因突变型患者PFS也较长(χ2=8.22,P<0.05;HR=0.09,95%CI=0.01~0.76);但是高频率突变的VHL和SETD2基因对于患者PFS无明显影响。
    结论 在众多突变基因中,PBRM1和PRDM16基因突变与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VEGF靶向药物治疗预后密切相关,提示此类患者临床应用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获益更多,此从基因层面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 翟丽雪 刘丽伟 王欣娅 张明珠 唐婉晴 赵诚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43-245,25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3月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电切术及血清PSA检查的158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不同血清PSA水平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单独使用血清PSA、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时的诊断价值。
    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使用血清PSA作为诊断标准时,最佳诊断截断值为43 μg/L,但诊断灵敏度仅为29%;单独使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6%;两者联合应用时诊断灵敏度达100%,诊断特异度达81%,诊断效能较高。
    结论 血清PSA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或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 张青 王翔 鞠强 陈颖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46-25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键基因及其有关的信号通路。
    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有关DN肾小球组织与正常人肾小球组织的所有基因,利用limma软件包筛选出两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并对DEG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与DN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候选基因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获得与DN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
    结果 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出52个DN肾小球组织与正常人肾小球组织的DEG。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G主要参与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结构组成成分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过程。经PPI网络分析筛选出14个与DN紧密相关的候选基因,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与DN患者临床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的11个关键基因(C3、CCL19、COL1A2、COL6A3、COL15A1、LOX、LUM、SERPINF1、TGFBI、THBS2、VCAN)。
    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与DN患者临床指标密切相关的11个关键基因,为阐明DN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 刘雅萌,  胡迭,  姜涛 何宏 刘蓬蓬 祝海 潘晓晶,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51-253,25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院细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细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对2010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2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入院前治疗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收治的362例细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角膜外伤(70.17%)。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角膜组织刮片培养革兰染色阳性者136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者67.65%,革兰阴性菌感染者32.35%。表皮葡萄球菌(30.88%)为最常见的致病菌种,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8.3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有效率为40.6%(147例),在进行手术治疗的215例患者中,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者62例(28.84%),板层角膜移植术(LKP)者2例(0.93%),行角膜病灶切除伴羊膜覆盖术者9例(4.19%),行单纯角膜病灶切除或烧灼术者82例(38.14%),行眼内容物剜除术者30例(13.95%)。
    结论 角膜外伤是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3种最常见的致病菌,PKP是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
  • 张甲易 李贞福 屈占军 杨宝童 江磊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54-25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和三叶式主动脉瓣(TAV)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左心室逆向重构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TAVR术后至少有3次连续超声心动图随访(1、3个月和1年)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AV和TAV对经TAVR治疗后患者左心室逆向重构的影响。
    结果 67例患者中BAV 23例,TAV 44例。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质量分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F=3.64~25.59,P<0.05);术后1年BAV组的LVMi明显小于TAV组(F=16.98,P<0.05)。两组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BAV与TAV患者在接受TAVR术后均发生明显的左心室逆向重构,两者治疗效果相近。
  • 刘睿 尚庆军 姜韬 梁东海 姜鹏 周非 陈爱霞 厉彦子 于洪升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58-261,26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脾区低剂量放疗联合胸部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影响。
    方法 未行手术治疗的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组患者于每周一、四在胸部三维适形放疗前行脾区低剂量照射。胸部三维适形放疗处方剂量为60~66 Gy,每次1.8~2.0 Gy,共计放疗30~33次,每周放疗5次,6周左右完成,脾区低剂量放疗采用特殊低熔点铅挡块调整剂量率为1.5 cGy/min,总量为90~105 cGy,每次75 mGy,共计放疗12~13次,每周放疗2次,直至胸部三维适形放疗结束。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仅对照组患者放疗后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和NK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t=-18.438~11.002,P<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t=-4.783~5.530,P<0.05)。联合组患者急性及慢性Ⅲ、Ⅳ级不良反应的患者较对照组少(Uc=2.300,χ2=4.320,P<0.05),且联合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放疗剂量高。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Uc=1.870、3.967,P<0.05)。两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脾区低剂量放疗联合胸部三维适形放疗可以减轻放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降低放疗不良反应,提高放疗的近期效果及患者的生存率。
  • 王瑶 张蔼 王玉婷 曹梦杰 汪求真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62-26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孕中期超声检查对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的单绒毛膜性(MC)双胎妊娠孕妇,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在妊娠16~24周时对sFGR进行超声诊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孕中期超声检查对sFGR的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 在93例MC双胎妊娠孕妇中,发生sFGR者34例,平均年龄为31.04岁,孕前平均BMI为22.55 kg/m2。孕中期超声诊断sFGR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65%、79.66%,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1%、81.03%。ROC曲线分析显示,采用腹围不一致与估计胎儿体质量不一致联合指标对sFGR的诊断价值最大,AUC为0.78(95%CI=0.68~0.89)。
    结论 孕中期超声检查对sFGR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其中腹围不一致与估计胎儿体质量不一致联合指标为最佳诊断指标。
  • 王庆尧,  祁琳 陆敏杰 张禅那 王继征 赵鹏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67-270,275.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携带MYH7基因与MYBPC3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探讨HCM患者临床表型差异的可能原因。
    方法 选取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的HCM患者,其中携带MYH7基因突变者33例(MYH7组),携带MYBPC3基因突变者30例(MYBPC3组)。对手术中切除的心肌组织样本提取总蛋白,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蛋白。随后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STRING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结果 HCM患者心肌组织中共鉴定出3 723种蛋白,其中39种蛋白在两组患者之间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与MYH7组相比,MYBPC3组中ATP合酶F(0)复合体C1亚基(ATP5G1)等15种蛋白质表达量上调,24种蛋白质表达量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为膜脂分布的调节过程、细胞免疫反应过程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仅Ⅺ型胶原α1链(COL11A1)等4种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蛋白质消化和吸收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STRIN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较弱。
    结论 携带MYH7和MYBPC3基因突变的HCM患者间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改变的蛋白数量较少,蛋白质表达谱差异较小;ATP5G1和COL11A1蛋白可能与两者不同临床表型有关。
  • 张誉宝 孙长岗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71-275.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花蛇舌草(HDW)-半枝莲(SB)治疗乳腺癌(BC)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HDW-SB共同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潜在靶点基因,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GSE45827芯片筛选出B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EGs),建立HDW-SB共同有效成分所调控的BC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经拓扑分析和预后价值分析筛选出BC关键靶点。最后,通过对BC关键靶点与HDW-SB共同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HDW-SB核心有效成分。
    结果 共鉴定出25种HDW-SB共同有效成分,并筛选出544个BC DEGs,分别构建BC DEGs和HDW-SB共同有效成分所调控的BC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和预后价值分析确定BC的关键靶点为HSPB1、CCNA2和NQO1,分子对接分析显示,HDW-SB治疗BC的核心有效成分为quercetin、rhamnoside和luteolin。
    结论 HWD-SB可能是通过干预HSPB1、CCNA2和NQO1达到治疗BC的作用。
  • 综述
  • 杨晓斐 韩波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76-28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室性期前收缩是儿童常见室性心律失常类型之一,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药物治疗可以抑制室性期前收缩,儿童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成为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根治方法。
    本文对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起源部位、危险分层、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治疗方案及管理等进行综述。
  • 病例报告
  • 吕允志 刘旭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8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永涛 陈伟 陈金传
    精准医学杂志. 2021, 36(3): 28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1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期刊信息
精准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原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1986年2月创刊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
联合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出版:《精准医学杂志》编辑部
总编辑:董 蒨
主任:厉建强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911108
E-mail: jzyxzz@126.com
邮发代号: 24-130
ISSN 2096-529X
CN 37-15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