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 全选
    |
    论著
  • 郭胜利 程岗 张剑宁 乔广宇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189-191,19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寰枕融合患者枢椎椎弓根形态及其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方法 以2018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寰枕融合患者49例作为病例组,无颅颈交界区疾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颅颈交界区薄层CT扫描三维重建,采用Mimics软件测量患者枢椎椎弓根宽度、高度及内倾角和上倾角。病例组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 病例组枢椎椎弓根高度为(4.62±1.39)mm,宽度为(4.13±1.45)mm,对照组枢椎椎弓根高度为(5.54±1.83)mm,宽度为(4.88±1.22)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33、3.59,P<0.05)。对于枢椎椎弓根发育狭小,无法植入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患者,11例植入颈2下关节突螺钉治疗,3例植入颈3下关节突治疗,6例植入颈3椎弓根螺钉治疗。
    结论 寰枕融合患者枢椎椎弓根较正常狭小,植入螺钉难度更大,无法安全植钉时应采用备选方案进行治疗。

  • 王海军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192-19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短期效果。
    方法 将2014年1月—2018年2月我院住院的10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均行PKP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连续服用仙灵骨葆胶囊6周。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骨密度、骨质疏松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JOA评分)、腰背疼痛情况(VAS评分)及血清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组别及时间与组别均对患者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VAS评分及血清中OPG、RANKL水平有明显影响(F组间=5.36~11.15,F时间=4.85~9.58,F时间·组别=5.31~8.02,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骨密度、JOA评分及血清中OPG水平明显增高(F=6.10~9.20,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血清中RANKL水平明显降低(F=4.15~10.34,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VAS评分、JOA评分及血清中RANKL、OP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69~5.1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构成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PKP术后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有利于增加患者的骨密度,缓解患者骨质疏松的症状,从而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 徐倩 刘飞 李静 刘超 马静 马丽 王进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197-200,20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EXAKT硬组织切磨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的软硬组织切片,探索该技术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 取含有钛合金螺纹种植钉的比格犬下颌骨组织(A组织)、含有钛合金直钉和螺纹种植钉的小鼠股骨组织(B组织和C组织)、含有多孔钛材料的兔股骨踝骨组织(D组织)、含有钴铬合金支架的兔心血管组织(E组织)、含有钙黄绿素和茜素络合复合物标记的大鼠上腭组织(F组织),均经多聚甲醛固定、乙醇上行脱水、光固化树脂浸润包埋后,用EXAKT硬组织切片系统粗切为厚片,再经磨片系统打磨至50 μm左右的薄片,染色封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结果 Ladewig染色后镜下观察显示,A和B组织中骨组织与种植钉结合紧密,种植钉无脱落,新生骨明显;苏木精-伊红染色后镜下观察显示,C和D组织中新生骨明显,与种植体结合紧密,结缔软组织保留完整,原旧骨无裂痕;E组织血管壁清晰可见,分层明显,支架无脱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组织红绿荧光明显可见,叠加图可清晰看到荧光走向。
    结论 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可将不同类型的软硬组织制作成切片,且植入物无脱落现象,骨组织无裂痕,各种软硬组织及植入物清晰可见。
  • 孙皓涵 孙振 胡昊宇 杨苏民 王士忠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01-20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前发生灌注不良综合征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心血管外科确诊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4例,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75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二次开胸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截瘫及二次开胸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心肌梗死、脑卒中、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院内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59~31.044,P<0.05)。
    结论 术前发生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高,预后差。因此应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及脏器功能的评估,积极地手术干预发生灌注不良的脏器以改善患者术后的预后。

  • 牟立坤 成立峰 韩光良 赵素伟 宋祖耀 褚光旭 王金龙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05-20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脊索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MRI检查,肿瘤主要位于斜坡和鞍区。CT影像上肿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常见斑片状或斑点状钙化,并且可见骨质破坏。MRI检查显示肿瘤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Flair像呈稍高信号,肿瘤内钙化、出血和囊变坏死区信号常不均质,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均匀,典型者呈蜂房样不均质强化。所有患者均经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5例患者术后同时行放射治疗;手术肉眼全切者16例,次全切除者10例,2例仅行少量切除或取活检;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者14例,死亡者9例,失访者1例,存活者18例。
    结论 脊索瘤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手术切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措施,放疗是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 李雪 杨雨 张丽 周娜 侯琳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08-21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2,3-吲哚醌对乳腺癌BT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乳腺癌BT549细胞,通过CCK8实验筛选2,3-吲哚醌药物浓度并检测其对BT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乳腺癌BT549细胞经2,3-吲哚醌加药处理72 h后,通过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2,3-吲哚醌对BT54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2,3-吲哚醌加药处理BT549细胞72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BT549细胞中p53基因(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基因(Bax)以及MDM2基因(MDM2)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2,3-吲哚醌加药处理BT549细胞72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P53、Bcl-2、Bax和MDM2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
    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随着2,3-吲哚醌浓度的升高,BT549细胞的增殖水平逐渐下降(F=74.64,P<0.01)。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加入2,3-吲哚醌的浓度越高,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越低(F=751.48、314.67,P<0.01)。q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较,随着2,3-吲哚醌浓度的增加,细胞中p53和Bax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F=62.82、20.86,P<0.01),Bcl-2、MDM2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F=21.53、30.31,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比较,随着2,3-吲哚醌浓度的增高,细胞中P53、Bax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逐渐增高(F=29.59、53.12,P<0.01),Bcl-2、MDM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逐渐下降(F=14.85、159.81,P<0.01)。
    结论 2,3-吲哚醌通过P53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 罗皓月 董娇娇 姜丹丹 王新刚 陈庆峰 李福年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13-216,22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对乳腺癌多药耐药(MDR)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选取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培养,当细胞融合达80%后分离接种于24孔板中,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的MCF-7细胞为空白对照组(A组),转染空白载体的MCF-7细胞为阴性对照组(B组),转染携带PRRX1基因质粒的MCF-7细胞为实验组(C组)。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及转染情况。通过RT-qPCR和WES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RRX1、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P-糖蛋白(P-gp)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CCK8试剂盒评估多西他赛和顺铂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 B组和C组细胞均发出绿色荧光,转染效率约80%。PRRX1过表达使C组的MCF-7细胞由“铺路石”形态向“长梭形”形态转变。C组细胞的PRRX1、N-cadherin、vimentin和P-g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A、B组比较均明显升高(t=3.02~10.92,P<0.05)。经多西他赛和顺铂处理细胞24 h后,C组两种药物的IC50值明显高于A、B组(t=4.54~5.68,P<0.05)。
    结论 PRRX1过表达可使乳腺癌MCF-7细胞发生MDR,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MCF-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实现的。
  • 崔宝龙 何晓燕 姚鲁清 赵芳 周畅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17-221.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GGA)对百草枯(PQ)诱导的SH-SY5Y氧化应激模型细胞中TAR DNA/RNA结合蛋白43(TDP43)蛋白异常聚集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 将SH-SY5Y细胞分为无任何处理组(A组),以100 μmol/L的GGA处理SH-SY5Y细胞24 h组(B组),分别以0、20、50、100 μmol/L的GGA处理氧化应激模型细胞24 h组(C~F组)。分别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TDP43蛋白表达水平、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BⅡ/Ⅰ比值。为观察GGA对TDP43蛋白表达水平影响是否通过自噬发挥作用,将SH-SY5Y细胞分为无任何处理组(A组),分别以0、50、50 μmol/L的GGA处理氧化应激模型细胞24 h组(G~I组),其中I组用5 mmol/L的3-MA阻断自噬,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H-SY5Y细胞TDP43蛋白表达水平和LC3BⅡ/Ⅰ比值。
    结果 A~F组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TDP43蛋白表达水平、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BⅡ/Ⅰ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7.57~231.50,P<0.01);其中D、E、F组的细胞存活率、凋亡率、TDP43、P62蛋白表达水平与LC3BⅡ/Ⅰ比值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3.01~22.23,P<0.01)。3-MA阻断自噬后,A、G~I组TDP43蛋白表达水平与LC3BⅡ/Ⅰ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0.40,66.68,P<0.01);其中I组与H组TDP43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q=6.12,P<0.01)。
    结论 GGA能够通过增强自噬降低PQ诱导的SH-SY5Y氧化应激模型细胞中TDP43蛋白的表达水平。

  • 何兴强 陈作元 田嘉伟 李荣 吕晓冰 董蓓蓓 辛辉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22-225,22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在动脉粥样硬化(A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敲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我院健康体检者(A组)及冠心病患者(B组)外周血标本各20例,正常颈动脉内膜组织(C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D组)各6例。选取VSMCs,分为阴性转染组(E组)和CDK9敲低组(F组),其中E组转染CDK9阴性对照(CDK9-NC),F组转染CDK9小干扰RNA(CDK9-si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DK9 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量以及E、F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F组中CDK9、PCNA蛋白的表达量;通过EDU、CCK-8实验检测E、F组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C组与D组中CDK9 mRNA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94、4.79,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E组和F组中CDK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0.33、16.39,P<0.05);E组和F组中PCNA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8.14、12.62,P<0.05)。EDU和CCK-8实验结果显示,E组和F组平均吸光度值、波长450 nm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3.13、6.78,P<0.05)。
    结论 CDK9 mRNA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显著升高。在VSMCs中敲低CDK9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及PCNA的表达。在AS中,CDK9可能通过影响PCNA的表达而调控VSMCs的增殖。
  • 孙永杰,  邢茂青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26-22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女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时是否剥离子宫圆韧带手术近期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术中剥离子宫圆韧带的可行性及该操作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我科确诊为腹股沟斜疝并确定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62例女性患儿,依据术中是否行子宫圆韧带剥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不分离子宫圆韧带,将其与疝囊一并结扎;观察组术中将子宫圆韧带自后腹膜剥离,仅将疝囊高位结扎。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0.5~1.0年,对照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术后仅1例出现腹股沟切口处血性渗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2,P<0.05)。
    结论 女性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时,术中行子宫圆韧带剥离可减少副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可行性,值得提倡。
  • 秦廷芹 袁芳 王蓁 黄利英 李秋平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30-233,23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3(IL-23)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3月于我院妇科住院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膜癌组)60例和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与TGF-β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IL-23与TGF-β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与TGF-β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有无淋巴转移)的关系,以及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与TGF-β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与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7.124、-6.792,P<0.05);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与TGF-β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性(F=10.808~29.737、t=-2.554~-2.491,P<0.05);IL-23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TGF-β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F=4.294,P<0.05)。内膜癌组患者癌组织中IL-23与TGF-β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44、5.378,P<0.05)。IL-23与TGF-β在内膜癌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P<0.05)。
    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IL-23与TGF-β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过程,有望作为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进展程度的评价指标,并有助于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刘治学 王金菊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34-23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病房明确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儿童107例,将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65例作为治疗组,其余4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c=3.64,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5.24,P<0.05)。治疗后两组肺部X线检查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2.35,P<0.05)。两组治疗后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1~2.89,P<0.05)。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值得在儿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珊珊 王慧敏 金佳宁 白新玲 谢安木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37-240.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391例确诊为PD的患者(PD组)和体检中心391例与PD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rs3856806和rs1801282位点的基因分型。同时再按照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组,PD组中发病年龄≤50岁者为早发性PD组(B1组),>50岁者为晚发性PD组(B2组);B1组和B2组再分别按照性别分为男B1组(B1-1组)、女B1组(B1-2组)、男B2组(B2-1组)及女B2组(B2-2组);对照组按照同样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A1~2组及A1-1~A2-2组。
    结果 B1组与A1组、B1-1组与A1-1组、B1-2组与A1-2组以及B2组与A2组、B2-1组与A2-1组、B2-2组与A2-2组PPARγ基因rs385680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1-2组与A1-2组、B2组与A2组、B2-1组与A2-1组、B2-2组与A2-2组PPARγ基因rs180128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1组与A1组、B1-1组与A1-1组PPARγ基因rs1801282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419,8.090,P<0.05);且B1组及B1-1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高于A1组及A1-1组(χ2=7.953,P<0.05,OR=11.170,95%CI=1.403~88.911;χ2=7.630,P<0.05,OR=1.123,95%CI=1.030~1.223)。两位点不同单体型分布在PD组和对照组间未发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PPARγ基因rs1801282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会增加中国北方人群早发性PD的患病风险。
  • 刘梦瑶 郑烨 田泉 曹阳 刘建新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41-244.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既往多次种植失败患者行激素替代治疗不同内膜准备方案、雌二醇总用药时间及孕酮日内膜厚度对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l月-2018年5月既往胚胎种植失败≥2次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行子宫内膜准备的冻胚移植共285周期。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A、B两组。A组单纯口服戊酸雌二醇方案准备内膜,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阴塞微粒化17β-雌二醇改良方案准备内膜,探讨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内膜厚度及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进一步根据雌二醇总用药时间及孕酮日内膜厚度进行分组,探讨不同用药时间及内膜厚度对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B组孕酮日血清雌二醇水平、临床妊娠率及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t=-14.575,χ2=5.972、6.322,P<0.05)。雌二醇总用药时间≥16 d组孕酮日内膜厚度明显小于7~10 d组和11~15 d组(F=9.549,P<0.05)。孕酮日内膜厚度>10 mm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分娩率较孕酮日内膜厚度≤10 mm组明显增高(χ2=4.042~7.234,P<0.05)。
    结论 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阴塞微粒化17β-雌二醇改良方案能够改善多次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
  • 薛伟杰 王一休 宫之奇 朱呈瞻 牛兆建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45-249,25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一组可预测肝细胞癌(HCC)预后的特征性基因,作为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及指导靶向治疗的关键基因。
    方法 首先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41804、GSE19665和GSE101685,从中筛选出HCC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上述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在线网站STRING和Cytoscape 3.6.1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获得候选基因。从候选基因中通过Kaplan-Meier在线分析网站筛选出与HCC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分别建立基于关键基因的HCC预后分析模型,同时把有生存意义的关键基因作为一个联合特征性基因集建立与HCC患者预后关系的生存模型。并通过在线网站GEPIA对关键基因表达量分别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取我科确诊为HCC的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组织的实物标本,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关键基因表达量,并与数据库中分析获得的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对比。
    结果 将GEO数据库中GSE41804、GSE19665以及GSE1016853个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数据筛选后,共得到147个HCC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对无机物的反应、加单氧酶活化、类固醇氢化酶活化等生物进程明显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通过p53信号通路影响HCC的发生。使用STRING和Cytoscape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得到FAM83D、CYP2C8、MT1M、SLCO1B3、GYS2、FCN3 6个候选基因。对候选基因进行Kaplan-Meier预后分析,发现FAM83D、CYP2C8、SLCO1B3、GYS2和FCN3为具有生存意义的5个关键基因,其中CYP2C8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低表达的患者,而FAM83D、SLCO1B3、GYS2和FCN3高表达患者的OS显著短于低表达患者。数据库中资料显示正常组织中CYP2C8、FCN3、GYS2及SLCO1B3表达量高于HCC组织,而正常组织中FAM83D表达量低于HCC组织,RT-qPCR检测实物标本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与在数据库中分析获得的关键基因表达量结果一致。
    结论 筛选出了FAM83D、CYP2C8、SLCO1B3、GYS2、FCN3 5个与HCC预后密切相关的特征性基因,可以作为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及指导靶向治疗的关键基因。

  • 刘晓萌 周立 王振虹 姜彦 曲政海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50-25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支气管异物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感染特点,以及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获取78例支气管异物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分离培养和多重PCR检测患儿病原菌感染情况。
    结果 78例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成团泛菌3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4.3%;多重PCR检测结果为流感嗜血杆菌39株,肺炎链球菌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其中3例同时检出3种病原菌,2例同时检出2种病原菌,病原菌检出率为96.2%;两种方法病原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218,P<0.05)。
    结论 支气管异物患儿并下呼吸道感染时,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链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且存在混合感染的现象;支气管异物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检测时,多重PCR检测优于分离培养。

  • 刘金鑫 张益 高甲科 陈进利 于腾波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53-25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距骨软骨损伤(OLTs)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8月我院确诊为OLTs HeppleⅠ~Ⅲ级并接受踝关节镜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行踝关节镜检查术、骨髓刺激术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术中和术后第4周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PRP 2 mL。比较两组治疗前(T0)及治疗后6个月(T1)、12个月(T2)、18个月(T3)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Kofoed评分。并对两组患者T0和T1时间点MRI表现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MRI均显示距骨有明显软骨缺损和骨髓水肿,对照组和治疗组T1时间点MRI显示骨髓水肿范围较T0时间点明显减小,软骨缺损处较治疗前有明显填充,两组T0和T1时间点MRI表现无明显差异。与T0时间点相比较,治疗组T1、T2、T3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95%CI=2.50~3.88,95%CI=2.69~4.44,95%CI=3.04~4.83,P<0.05);与T0时间点相比,对照组T1、T2、T3时间点的VAS评分也均显著降低(95%CI=1.81~2.69,95%CI=2.32~3.31,95%CI=2.54~3.96,P<0.05)。治疗组T1、T2、T3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F=6.361~12.739,P<0.05)。与T0时间点相比,治疗组T1、T2、T3时间点的Kofoed评分均显著升高(95%CI=43.29~51.84,95%CI=45.00~52.38,95%CI=46.24~53.76,P<0.05);与T0时间点相比,对照组T1、T2、T3时间点的Kofoed评分也均显著升高(95%CI=37.45~44.80,95%CI=41.14~48.36,95%CI=42.17~50.33,P<0.05)。治疗组T1、T2、T3时间点Kofo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F=37.955~47.503,P<0.05)。
    结论 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术联合PRP与单纯行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术治疗OLTs均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前者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表现更好。

  • 于丕学 吕江涛 陈艳玲 叶发刚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57-25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帆船”切口术与传统纵切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CTS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纵切口术组(传统组)22例和“帆船”切口术组(研究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手功能改善程度、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瘢痕疼痛程度评分情况。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t=14.74,P<0.05);术后6个月瘢痕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t=3.44,P<0.05);手术前后手功能改善程度、手术时长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帆船”切口术治疗CTS可以达到与传统纵切口术相同的效果,且“帆船”切口术预后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朱顺鑫 姜健 张冲 张秋业 林毅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60-263.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1例以反复血尿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AT)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例以血尿为突出表现的A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患儿,男12岁,因反复血尿3年余并进行性加重就诊。患儿自2岁时出现步态不稳,并呈进行性加重;7岁时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治疗2.5年后停药,至今完全缓解。现因大量血尿再次就诊。查体可见双眼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小脑性共济失调。尿液检查提示红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正常红细胞为主。泌尿系超声检查示膀胱内有凝血块,而肾脏、输尿管结构无明显异常。泌尿系CT造影检查均未见异常。基因检测提示患儿ATM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8357G>T、IVS54+3A>C,均为新发现突变。患儿血尿经膀胱镜证实为膀胱源性,经外科手术电凝后治愈。
    结论 ATM基因c.8357G>T、IVS54+3A>C突变为AT患儿致病突变;AT患儿可因膀胱壁毛细血管扩张出现血尿,甚至可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如内科止血处理无效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 刘春雨 李贞福 何宇 张宏 江磊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64-266.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主动脉溃疡(PAU)患者的远期效果。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心血管外科经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PAU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TEVAR治疗组(A组)67例和药物治疗组(B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吸烟史、饮酒史、住院时间、随访结果等。
    结果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A组的随访结果分级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χ2=2 413.00,P<0.05);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
    结论 TEVAR治疗PAU患者安全有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逯庆涛 孙锦平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67-269.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执行功能(EF)的变化。
    方法 在社区中老年人中选取符合标准的认知正常者(NC组)和MCI患者(MCI组)各5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检测受试者的EF(包括优势抑制、定势转移以及流畅性),比较EF测试结果在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 MCI组、NC组的EF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在Stroop色词测试卡片B部分以及连线测试B部分的耗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71、2.475,P<0.05);两组在Stroop色词测试卡片A、B、C 3部分的正确个数及Stroop色词测试卡片A、C耗时和连线测试A部分的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语言流畅性结果略优于N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CI患者主要是记忆功能减退,尽管EF尚未出现明显的损害,但已有部分测试得分差于NC组,MCI患者优势抑制与定势转移的变化可能要早于语言流畅性的变化。
  • 孙梦欣 冷雪霏 张丽娟 陈志红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70-273.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肾性尿崩症(NDI)尤其是先天性NDI(CNDI)的认识。
    方法 总结1例CNDI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水通道蛋白2(AQP2)基因突变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患者,男,10岁,自幼多尿、多饮,曾诊断“中枢性尿崩症”,加压素替代治疗无反应;多尿、多饮逐渐加重,憋尿时间缩短影响学习成绩,10岁再次就诊,临床诊断为“肾性尿崩症”,给予氢氯噻嗪治疗,多尿、多饮症状改善;基因检测发现AQP2基因c.727delG,证实为CNDI。
    结论 该病为少见病,普遍存在延误诊断情况,本例患儿通过基因检测后明确诊断为AQP2基因移码突变导致的CNDI,该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突变。

  • 何宇 李贞福 张宏 刘春雨 江磊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74-277.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患者术后抗血栓治疗情况的随访,比较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抗血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于我院心血管外科2017年9月—2019年3月行TAVI术后的患者32例,分为华法林治疗组(华法林组)15例及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治疗组(双抗组)17例。术后通过住院观察、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了解并记录两组患者预后及抗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术后随访32例,随访率100%。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华法林组有2例发生脑梗死,双抗组无脑梗死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2);华法林组患者无消化道大出血,而双抗组发生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VI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与华法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短期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TAVI术后患者可以单独采用华法林进行抗血栓治疗。
  • 综述
  • 冉雯雯 邢晓明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78-28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致死率最高的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最常见的类型。分子病理学是病理学和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从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水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分子病理学技术主要包括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原位杂交(ISH)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相关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等。本文将对分子病理学各项技术的发展、原理及在NSCLC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病例报告
  • 张延利,  杨成青 谭玉霞 陈宗波
    精准医学杂志. 2020, 35(3): 282. https://doi.org/10.13362/j.jpmed.2020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期刊信息
精准医学杂志
Journal of Precision Medicine
(原齐鲁医学杂志)
双月刊,1986年2月创刊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
联合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出版:《精准医学杂志》编辑部
总编辑:董 蒨
主任:厉建强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江苏路19号
邮编:266003
电话:0532-82911108
E-mail: jzyxzz@126.com
邮发代号: 24-130
ISSN 2096-529X
CN 37-1515/R